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庙是祭祀孔子、研习礼乐、传承经典和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具有祭祀、教学和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庙的功能重心不断发生转移,从最初重视祭祀到现在更加重视褒奖。文庙不仅褒奖孔子和历代先贤先儒,还褒奖当地乡贤和名宦,他们都是德行显著、政绩突出之人。文庙褒奖的实质是教化,是引导人们向善与成贤。文庙褒奖影响深远,对一般家庭来讲,可以身显名贵;对求学士子而言,先贤是他们效仿的楷模;对一般民众来说,能够激励他们向善和求学,从整个社会风气来看,可以化民导俗。在当代社会,要想更好地发挥文庙的褒奖功能,就应该改善文庙的形式,丰富文庙的内容,并与当地特色相结合,使其成为真正的文化中心,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2.
主体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理念,它的提出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现实中各种教育活动的理性思考。以主体教育的理论视野反思当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我们看到,教育过程中参训教师的主体性严重缺失,这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突出参训教师的主体性,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3.
24.
论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中教育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目前高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因此要使高中教育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5.
论网络文化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9年11月21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学校的实验室里,6名科学家经过通力合作,将一台计算机与千里之外的另一台计算机成功实现了连接。他们当时或许并未意识到,此举连接的不仅仅是两台计算机,而是两个时代,预示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如今,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在此背景下,探讨网络文化的内涵、特点与特征,以及网络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网络,在物理学上是指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者指这种电路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科学上,网络则是指某种组织结构和状态,其基本…  相似文献   
26.
地方高校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高校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即中青年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流向重点高校和全国名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校难以满足教师职业期望,二是教师对学校内部管理的不满和失望,三是教师对学校资源存在分配上的不公平感。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转变观念,确立“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管理理念;立足改革,建立公正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注重实效,推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7.
教育史的原始构成应该是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目前学术界已基本认同这种三分法。为此,研究教育活动史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研究教育活动史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展示教育史的生动面貌。探寻历史的具体场景,展示历史的生动面貌,是研究历史的不懈追求,也是研究者的重大使命。既然教育活  相似文献   
28.
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艺术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灵活、高效地实施学校管理,重要的是要运用好非权力因素,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这是学校管理者发挥权力效用的重要条件,对学校管理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在多种理论背景下提出的,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理论.  相似文献   
29.
所谓目标,是指人们在观念上对教育活动结果的设计以及借助一定手段、通过一定途径去达到某种结果的设计。一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活动不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与调节作用。同时,它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对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恰当厘定与合理建构素质教育目标又谈何容易!这不仅是因为目前对“素质”一词人们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因而对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解也必然歧见纷呈;而且还因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林林总总,殊难  相似文献   
30.
淳于髡与稷下学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稷下学宫之始创、初盛、复盛等三方面,阐明了齐国著名学者淳于髡与稷下学宫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相关思考:学校兴盛需要培植“兼容并包、尊贤尚智”的文化土壤;学术繁荣需要有“士无定主、主无定士”的开放人事制度与平等、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学者为学需要有“体悟力行、兼济天下”的学者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