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61.
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 ——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史学具有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双重属性,它不仅探索教育的演化规律,也揭示人类教育活动的文化意蕴。多年来,国内的教育史研究,存在以科学探索取代人文阐释、重“西学”轻“中学”、知识结构失衡、研究成果影响不广等局限,损害了自身的学科价值。为了走出学科发展的困境,教育史学应从探索规律扩展到阐释文化。这一新的研究路径,要求“科学”与“人文”并重,扩大学术文化视野,树立教育史研究的整体观和全局观,“通”、“专”结合,从逻辑论证走向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62.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陈垣以会通中西文化,造就众多英才而享誉海内外。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其高等教育思想以国学为根基,汲取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在办学宗旨上以育人为本,传承中华文化;认同却不圉于西方学科理念,重视国学教育与研究;主张博学与专门互补,寓教学于研究之中。其正直的教育品格、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大家风范,永远激励着学人。  相似文献   
63.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主招生是高校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要求而实施的重要变革,受高校、政府、基础教育及社会舆论推动。这项改革增强了招考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但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不利于农村考生和弱势群体的平等竞争,自主选拔成本高、效率低,也未能降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升学竞争程度。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扩大选才面;应全面理解自主招生的含义,兼顾高校办学要求和国家、社会的根本利益;改进招生选拔方式,提高选才效率;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扩大自主招生的社会诚信。  相似文献   
64.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为时尚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理分科是我国高中教育普遍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高校招生分科考试密切相关。为了选拔适于学科专业学习的新生,高校招生分科考试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由此衍生的高中盲目、过早文理分科问题,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人才培养,应优化高考科目组合,引导基础教育全面发展;采取有效举措,矫正高中过早分科弊端;适当增加高中选修课,真正发挥会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立足实际,推进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制度包括考试与招生两大环节,评价高考改革得失,应有整体、全局的观念和多元的标准。选择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路向,应立足实际,从历史与现实、教育与社会、中外比较的多维视角全面考察,在改革和完善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推进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6.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改革透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是在高考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拔、综合评价、降分录取的招生模式,它适应了建设一流大学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为全面发展或具有特长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选择机会。两校自主选拔竞争激烈,招生范围逐年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忽视弱势阶层考生、特长生优势不显著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其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67.
教会大学实行单独考试,就近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上层社会、教会中学和基督徒的子女;本科与研究生招生相衔接;招生形式多样,重视短期培训。这些招生特点既与同期国人自办的公、私立大学存在某些共性,也反映了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教会办学的特殊要求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68.
在中国考试发展史上,近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以科举选士为导向的传统教育考试制度,历经千余年的演化,晚清已出现重重危机。由于科举选士标准与官学、书院教学内容长期不变,科举考试流弊加深,不能培养、选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为了应对“洋务”,挽救统治危机,清朝统治者开始兴办学堂,培养外语、军事、技术等洋务人才,引入新的学校招生和学业考试。这类考试一开始是以“补充”形态出现,备受科举考试“正途”之挤压,既不具系统性、广泛性.也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直至20世纪初年,废止科举制,新的学校考试制度才最终确立,由此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高考改革是以美国模式为本,还是以中国实际为本”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考招生制度变革的重大导向问题。借鉴国外高校招考经验,应以中国实际为本。把握高考改革的正确导向,需要全面认识考试的各项功能。高考改革政策的制定,只有建立在科学论证、客观实际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积极的现实效应。  相似文献   
70.
百年之际话科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废科举是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百年回眸,既要看到这一考试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也不应忽视其负面影响。作为传统高等教育形态,科举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合理内核则为当今各类考试制度所借鉴。将当今某些教育考试的弊端一概斥之为“科举制的复活”,显然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