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13):I0002-I0002
魏书生老师从农村教小学时起,就教学生唱歌;到中学任教后,更是每周教一首新歌。使他感到欣慰的是,学生们愿意学、愿意唱。他外出开会归来后,落了语文课,学生不让补,可少教了一首歌,却非补不可。魏老师想起了自己的管理原则:"班  相似文献   
122.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只有奋斗才有出路,只有奋斗才有快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泄气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似乎太高了,但后来的岁月证明,这是受益终生的教育。父亲的这种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以后的  相似文献   
123.
在魏书生老师的班级,不仅做常规性的事要订计划,而且完成非常规性的任务之前也要认真订计划,千方百计地提高做事的效率。1986年春,盘锦市为了提前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动员全市城乡人民大修水利。魏老师的班级也领到了任务,往20米高的大坝上运10立方米土。劳动前,魏老师和同学们商量:10立方米土,压得再实,最多也就是13.5吨。全班72名同学,12位同学挖土,并每人负责给5位运土的同学装土;其余60人平均每人运500斤土,就一定能超额完成任务。每个人的任务都明确了,用什么工具运土最好呢?同学们讨论之后认为,人海战术,用土车上高坡,占路宽,效率低;用土筐,挑不动,得抬;用编织袋,装卸都不方便;还是用盆最方便。每个人的任务确定了,工具确定了,还应确定一下完成任务的时间,这才有利于  相似文献   
124.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荣誉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孩子转入他所带的班级。在一个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又有几个学生转到了魏老师的班里。他们见到魏老师之前,心里早就做好了迎接严厉训斥的准备。因为他们是全校闻名的淘气生,因为许多老师给他们的见面礼,都是下马威和杀威棒。可出乎他们的意料,魏老师和许多老师大不一样,好像对他  相似文献   
125.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8):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三十八:犯错误写心理病历实验 有的同学犯错误,反复较多,病情较重,有较深的思想根源,需要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互相配合。魏书生老师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心理病历。  相似文献   
126.
正村上春树是日本的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优秀作品《挪威的森林》出版之后有位记者采访他,其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您的成功有何独特的秘诀?"村上春树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独特的秘诀,我只  相似文献   
127.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28):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五十八:选歌咏比赛的指挥 那一年,盘锦实验中学全校歌咏比赛的前夕,一个叫王贻爽的女同学主动找到魏书生老师:“请您看看我的日记,只看前天和昨天的两篇就行。”  相似文献   
128.
正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人走到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里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佛印说:"拿念珠是为了念自己的佛号。"苏东坡又问:"她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呀?"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相似文献   
129.
1978年2月,经过长达6年、多达150次的申请,企业领导终于批准了魏书生当一名普通教师的请求。他的六载夙愿,一朝得偿,喜悦之情,难以言喻。魏书生兴高采烈地到盘山县三中报到。当时,校领导分配他的任务是教两个班:一个班是同年组各个班选拔出来的成绩优秀、好学、上进的学生组成的初二(六)班,他当班主任,教语文  相似文献   
130.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2,(4):I0002-I0002
学魏书生的故事之三十四:“八有”实验 无论是魏书生当班主任的时候,还是当校长之后,都积极提倡不断完善班级的公用备品。经过8年的探索实验,最后确定为每个班级要做到“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