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背景提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另一是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呼声日益高涨,两者构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探求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过程,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世界潮流。当前,我国已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旧时王谢堂前燕”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这一进程同样面临着上述难题。因此,如何满足日益上升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又有效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扩大招生后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发表于《江苏高教》2001年第5期,作者张应强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2.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答辩时间 2002年5月该文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线索,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方面入手,首先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取象比类”整体性思维特征和以“和”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剖析了“天人不分”整体性思维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缺失,揭示了“和”、“礼”等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与依附属性。随后分析了中国文化自身在近代变迁的复杂性,以及中国文化在实现价值观念从“和”向“强”变迁的同时“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一贯性,由此我们提出中国文化的近代变迁是一次没有完成的文…  相似文献   
63.
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入世”对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客观上要求中国政府对农业进行切实保护。中国农业只有在政府的积极主动保护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适宜的保护措施有:对中国遇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64.
高等教育质量运行与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为维护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我们依托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观与社会稳定和预警理论设计了高等教育质量运行与预警系统,本系统具有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预警的功能,能为高校和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中美大学德育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美大学德育之比较厦门大学张应强比较大学德育的研究,对我国大学德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教育外部环境下,研究西方国家的大学德育,吸收与借鉴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经验,弄清西方,大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对于搞好当前我国的大学德育改...  相似文献   
66.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封闭型”高师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高师教育系统,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高师教育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冲击。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力将促使我国高师教育做出重大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转型时期的高师教育如何发展,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以高师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为核心,对这一问…  相似文献   
67.
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新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教育过程并非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而是由学生以及作为特定社会文化形式的教育资料所构成;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资料以及学生自我的现存状态是教育过程的客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育资料的加工和改造之中,教师并不是教育过程的独立构成要素。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与教育资料之间的双向对象化关系,其实质是学生自我文化建构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68.
信息时代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正在步入信息时代 ,媒介文化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当代的日常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的革命正在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给现代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这主要表现为网络教育对“国家教育”的挑战、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对教师权威和法定课程的挑战、对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挑战 ,使制度化教育向非制度化教育转变 ,向学习化社会转变。同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 ,开辟了素质教育的可能空间 ,为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9.
关于建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研究生教育学这一新学科,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理论研究,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最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作。研究生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不宜通过理论推导和逻辑演绎的方式来建构其理论和学科体系。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经验总结与理论抽象的结合、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是当前建构研究生教育学理论和学科体系较为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0.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厦门大学张应强一、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从建国初期至1979年以前,主要是围绕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开展的,集中在教育如何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一大主题上。1979年以后,开始对教育的本质和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