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一、日本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状况现在,在日本“健康”又成了热门话题,人们开始对自身健康倍加重视起来。但战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人对自身健康可以说是不甚关心的。因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疾病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单片机定时器的角度探讨了一种长时间延时程序,主要思想是采用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定时时间;另一方面是尽量增 大中断次数、定时时间和中断次数之积即为延时时间。  相似文献   
23.
学校整合是贯穿于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特征,这一点在美国农村高中体现得十分明显。美国农村高中的学校整合是美国经济、社会、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针对高中学校整合的利弊,美国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探讨这一问题,可以引发一些关于学校规模和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推行"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把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课题,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思想。在指导日本教育体系改革上,终身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和新自由主义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终身教育理论凭借其"统合"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历社会弊端而主张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批判学校教育体系臃肿化而主张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工具。个性化教育理论依据其"个性主义"原理,构成了日本批判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主张建立个性化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基于缓和管制及选择自由的观点,构成了日本开展教育体系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5.
实地调查是比较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可以深入了解所研究区域的教育文化及其功能,通过实地调查能够收集到全面的、真实可靠的一手教育资料,通过实地调查能够形成区域教育知识,实地调查具有建构比较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作用。关于在比较教育学领域中如何开展实地调查,日本著名比较教育学者大塚丰教授在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刊《比较教育学研究》2005年第31号上发表的《作为方法的实地调查——研究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一个视点》一文能够给我们提供许多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 8 0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在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尤为重视道德教育。考察日本德育方针的演变 ,可见 :临时教育审议会强调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丰富的心灵”;第 1 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倡培养“生存能力”,特别是“丰富的人性”;第 1 6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力主充实“心灵的教育”,确定了培养“丰富的人性”的方针 ;教育改革国民会议强调培养“人性丰富的日本人”。如此 ,日本的德育方针貌似变化多端 ,实际上是以一贯之并逐步深化的。  相似文献   
27.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80年代中期提出了“不变”与“变化”思想,这实际上指明了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原理和方法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在90年代中期以后,确定了新的教育目标,课程基准和教育教学方法策略,为日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8.
近代以来,欧美国家和日本在产业革命和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下,积极推进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制度化建设。从国际视野考察发现,在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的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高中教育在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今后,中国为实现完全工业化和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高中阶段教育要以实现普及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相似文献   
29.
新学力观和培养生存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相继提出的新的教育目的观。在其指导下,日本有关学者对适应问题解决式学习、体验性学习,主体性学习的教材观展开了种种探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加藤幸次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学材”、和儿岛邦宏的“推进主体性学习的教材”等观点。  相似文献   
30.
日本小学班级崩溃问题的诱因与解决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班级崩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小学教育中新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事态越来越严重。玟就班级崩溃问题的表征及其成因、解决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期望借此引起人们对建构小学教育的理想形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