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完善和创新现有的师徒带教形式,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双导师制,能够为初任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成长支持。双导师制的构建有利于指导教师多元化,能够为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多方帮助;有利于指导时间随机化,能够为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给予及时帮助;有利于指导内容多样化,能够为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予以广泛答疑。双导师制能够通过横向的帮助、支持和纵向的帮助、引领,构建立体的多元的指导帮助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新课程实施中各级管理的信念、假设和策略及其带来的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现实,归纳和剖析了教师面对新课程的四种不同反应类型:自信主动型;自觉困扰型;盲从型;抗拒型。指出新课程中实施学校组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内容:对使命的共同承担;同事共享权力;坦诚、宽容与相互支持。提出新课程实施的五点假设和五条微观管理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异化的必然和创新教育提出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新型教育的诱发和生成固然以社会变革为基本动因,但都离不开对原有教育的审视和评价,同时也都是在对原有教育的变革和调整基础上的重建。本文从教育基本矛盾发展演化的趋势,提出教育异化的概念,并从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上窥见异化的具体表现。从社会、人、教育三个方面简要阐述创教育提出的时代的必然逻辑。进而对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4.
大学人文教育批判和实践的逻辑与表现样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像历史上信仰的时代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当今,理性受到情感的审判。但不再是过去那种在二元对立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清算和全盘否定。在教育中,它促进了对人的形象的重新描绘和实现方式的反思。处在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大学教育面临着合理性、合法性考验。时下,对于大学人文教育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历史关切和现实忧虑,是其得以加强和改善的必要意识基础。但在现实的努力中,其理论逻辑和实践形式都表现出诸多的不恰当。大学人文教育有效性的深层危机,是自身对其实践的逻辑的违背,致使应有的“人文性”流失了。所谓科学课程的挤压和科学霸权的言说并不能成立。大学人文教育的逻辑是指教育者为了凸现人文性而必须共同遵守的内在规则。它是建立在“大学”、“教育实践”内在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性”基础上的。聚焦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对话”和“反思”是贯穿于大学人文教育过程的核心机制。“主题-探究-表达”是其基本的和可能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21日,全国31家省级党报工作交流委员会年会在天津召开,市委书记张立昌在会见与会代表时就如何通过加压、减负,大力支持办好党委机关报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根据与会代表要求,本刊摘要发表谈话要点。  相似文献   
16.
免费师范生报考动因与政策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三年来,六所部属高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部署,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但面对近年来基础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教育的基本现状以及免费师范生的种种政策限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是基于一种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是迫于经济条件的负担,还是规避就业压力的一种权宜之计?师范生在签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之前是否已经对相关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真正的赞同?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师范生,他们是否愿意以教育硕士的形式完成?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免费师范生为对象,运用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免费师范生报考的原因、相关政策的了解以及认同程度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与策略,以期为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步入计算机社会,到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做班主任工作同样要搭上计算机高速公路的快车。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利用能使班主任工作既人性化又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让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而且学生在喜欢中、感动中、享受中就自然接受了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天津加速建设跨世纪的信息化城市天津市市长张立昌21世纪将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信息技术是当代新兴的生产力,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相似文献   
19.
陕西是全国高效课堂改革的一个缩影,一个实验区,陕西模式、陕西特色、陕西经验是深度反思全国高效课堂改革热潮的入手点之一。纵观陕西省域内形成的形形色色高效课堂模式,其共同特点是:借鉴与创新的统一,开放性与封闭性间的平衡,综合性水平高,偏学化倾向明显。理性分析发现:陕西高效课堂模式中存在着四大隐患,即模式的设计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矛盾,"教""学"间的关系平衡很难实现,形式与实质间的矛盾困扰着实践者、高效课堂模式的社会认可度低等,这些隐患也是全国新一轮高效课堂改革的关注点与延伸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依循着这样的逻辑和路线:(1)以教学的价值预设为起点,以具体目标特别是认知目标为尺度,以学生当前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和水平为参考,进而整合考虑以何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施之。即便我们也看到有少数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考虑学生需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非理性方面的因素,但往往是点缀式的或是将其作为认知目标达成的手段和工具来使用的,在实施运作中也完全没有达到教案中“教学目标”一栏所表述的那种程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