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19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需求的探讨,提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创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实现优质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2.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对教材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信念等情感的生发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为核心,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目的的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呢?一、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文章不是无情物。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题材广泛,生动形象、文情并茂,无不包含着作家丰富的内心体验——情感。有些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如《五彩池》、《九寨沟》、《黄山奇松》、…  相似文献   
23.
英语交际教学法可以运用于大学四级英语教学中,但是,使用英语交际教学法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透彻、全面的预习;二是课堂时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24.
针对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构建了"模块化+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并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了实验课堂。这些实践教学改革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刘承幹兴办嘉业堂藏书楼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藏书刻书的特色和他本人的藏书思想,对嘉业堂的历史地位和刘承斡为传承祖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做了较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嘉业堂"聚而复散"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文献学研究和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研究提供一些线索与信息.  相似文献   
26.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使命和责任。在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手段等,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管理工作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初步探索出一种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7.
基于实验箱的通信原理实验受硬件固定的限制,无法自由构建通信系统和无法进行频谱分析,利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建立了虚实结合的通信原理综合实验室。通过2FSK调制解调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实例,说明通信原理虚拟仿真实验的系统设计、系统构建、信号分析等实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8.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对初中生进行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而能否全面,深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即在工作中注意心理分析原则的运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动机,有助于我们确立切合实际的教育具体目标;分析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机,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态度,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使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9.
数学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它注重学生的实践,着眼于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  相似文献   
30.
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对二十世纪的课程开发、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人们从后现代的视角反思"活动分析法"在学校教育中的缺陷时,往往视学生为"见物不见人"的"产品开发"的受害者。事实上,"活动分析法"的课程开发理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教师、乃至整个教育都是"产品开发"的产物。从后现代的视角对此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课程开发,并为中国化的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