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基于免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网络节点的能量信息和位置信息对拓扑结构进行整体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无线传感器拓扑控制算法,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延长WSNs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3.
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张进峰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我国的教育理论的确存在着许多必须予以改进的方面,许多人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事情也许是这样的,即:如果不更新当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外围环境,那么所谓的教育理论内部观念更新或调整将是不可能或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4.
从中国科技本土化的历史看当代教育改革实践的任务陈平水山西大学教育系张进峰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一、中国科技本土化的历史回顾现代科学技术是在西欧发生和发展壮大的。从十六、十七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近五个世纪以来,欧洲以古希腊文化为生长点,使科学和技术得到了前...  相似文献   
25.
自然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个时代:黑洞时代、物质世界时代、低等生命时代、高等生命时代、人类时代。"不适者退化、灭绝"是大自然对生命毫不留情的淘汰法则,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越来越缺失,长此以往,人类生命机体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会以人类绝灭、病毒全面获胜而结束。人类的生存空间无限扩张天将灭人,人类的野性丧失人将自灭,因此,人类生命的延续一方面需要极大地压缩自身的生存空间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在自身的生活方式上需要野性与文明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26.
管理上档次质量上台阶──巩义市孝义镇加强初中管理扫描张进峰随着巩义市提前实现“创百亿”活动的不断深入,随着孝义镇创建“中原第一镇”活动的全面开展,努力开创与经济高速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局面,已成为镇教育组的迫切任务。由于重视教学常规建设,切实加强初中教育...  相似文献   
27.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类生命体是由个体生命体、家庭生命体、群体生命体三元构成的生命体,教育应该划分为由个体意志主导的个体自我教育、由家庭意志主导的家庭教育和由群体意志主导的群体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给予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智慧,即建构个体灵魂的雏形或树立个体生活的最初立场,它不但使个体认识到“我”是什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我”之外的一切,而且培养个体完善的心灵。人类家庭教育的行为,内在地实现着人类对后代的生命之爱、后代的独立生存、家庭生命体的利益和家庭的精神追求,外在地构成了教育大厦的基础,制约着个体人生的教育成败和事业成败,进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结构和发展。家庭教育的亲和性、内在性和先在性,决定了不能以辅流教育来界定其存在,它也不是社会教育向人生早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28.
利用S7-200控制系统对原有手动控制的三辊机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可以使其加工成型的材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9.
由于受一元化的哲学理论思维的影响,自古以来哲学一直陷入在一元论的困境之中,哲学史变成了一元论的批判史、变革史、替代史、转向史,哲学也不可避免地给人呈现的是其言语不真、不实、不定的面貌。哲学研究必须转变理论思维方式才能改善哲学研究的难为处境。在确定服务于人的生活为理论研究目的的前提下,哲学理论思维应该超越一元化思维而采取三元化思维的路径,从而建立“个体、家庭、群体”的三元生命观、三元人观和三元价值观。三元价值观的建立,为价值论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可以避免人们在一元价值观和二元价值观面前的迷制,为理论联通生活开辟了较为切实可行的道路,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价值论研究所迫切需要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0.
摘要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浓缩的形式简明和直接地展示研究成果。写作摘要一是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结束后的最后梳理,二是服务于计算机学术文献检索系统的应用,三是服务于读者对学术成果的阅读和理解。同正文一样,摘要的写作一般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演绎结论四个要素;但针对不同种类的文章,可舍弃掉其中的一个到三个要素,可就其中的一个要素、两个要素或三个要素来写。摘要写作难于论文正文的写作,对写作者和学术编辑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作者和学术编辑都应该注重摘要的写作,以利于学术成果的推广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