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完。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论著多种,主编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等多种。近年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2.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惊人一飞,让我们积蓄了整整四年的期待——巨大、沉重。2008年8月18日,期待落空,刘翔因伤退赛。顿时,各种声音同时响起。亲身经历了这一幕,文艺批评家张颐武告诉我们,我们在他身后加油是一个远比叹息甚或指责好得多的选择——唯其如此,我们方能成为一个有更包容的心灵,更博大的胸怀的民族。奇迹过后,或有忧伤;忧伤过后,学会博大。  相似文献   
33.
阅读之乐     
阅读之乐是人生难得的乐趣。在今天这个市场与消费的时代,获得阅读之乐是越来越难了。阅读或是增长生存技能的方式,或是宣泄焦虑和不安的方式。它是我们匆忙的人生旅途中的不可少的路径,却越来越缺少那种平和安逸的乐趣,一种悠闲和无伤大雅的氛围,一种“不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的没有功利目的的阅读。  相似文献   
34.
阅读之乐     
阅读之乐是人生难得的乐趣。在今天这个市场与消费的时代,获得阅读之乐是越来越难了。阅读或是增长生存技能的方式,或是宣泄焦虑和不安的方式。它是我们匆忙的人生旅途中的不可少的路径,却越来越缺少那种平和安逸的乐趣,  相似文献   
35.
时下有一种"贱玩"文化大行其道,被称为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写照,无厘头、冷笑话等,总是能轻易占据流行地位。小游戏"愤怒的小鸟"红遍全球,类似的还有"切水果"等"小而轻的暴力游戏"——为什么地球人突然都这般喜欢这类"脑残"的小玩意?  相似文献   
36.
“玉林狗肉节”几乎每年都会引起激烈的媒体争议和网上的意见交锋。近几年来持续流行的“动物权利”思潮和原有的一些地域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面是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强势行为,一面是某些具有悠久传统和历史记忆的文化的顽强展现。两者似乎难以调和和沟通,谁也不服气不畏惧谁,时常演变为激烈的矛盾。  相似文献   
37.
中国开始告别百年的民族悲情,有了一个新的强者的形象。而“我能”的分量就在于:中国人开始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38.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80年代出生的中围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qinglei”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里的“另类”一词其实是一个英文词“alternative”的意译。今天《时代》周刊又把这个词从中文音译回去,也是给了21世纪初的中国的变化一个有趣的注脚,这一报道其实显示了近年出现在中国的“新少年写作”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中国少年的文化经验已经变成了中国的全球化的一个形象。  相似文献   
39.
当SARS危机缓慢消退,SARS的威胁 烈度已经减轻,生活秩序开始相当程度地复原时,人们逐渐从危机状态中恢复过来。但我们发现,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想像的未来能够恢复“正常”的愿望,和目前的状况之间有了极大的落差。我们今天的常态并不是过去的常态。我们经历了SARS之后的生活,不可能和过去完全一样了。与SARS共舞的生活已经摸索了一段时间,即使疫情缓解,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那种生活。而且我们也不能期望在短期内有一种没有SARS的生活。我们似乎应该考虑到SARS在一种低烈度的状况下,和我们共存的新的“常态”生活。SARS留下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40.
阅读在一个人的生活历程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有时甚至引发激烈争论。张颐武先生说:"我们的阅读生活首先是寻求生活的支撑,滋养生命的发展,抚慰心灵的困扰。这些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选自他的新书《张颐武:一个人的阅读史》,本刊有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