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身体意像的结构与维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像障碍与摄食障碍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引发了研究者对体像结构的进一步探讨。对体像结构的探讨主要分为单因素观与多因素观,但目前尚未出现有较广泛影响的观点。而各维度界定不统一、缺乏对各维度特性的深入、缺少信效度良好的测量工具则是阻碍体像结构探讨的主要原因。在提出的众多维度中,研究最为普遍的是身体感知、身体情感、身体认知这三个雏度,在其界定、测量和与摄食障碍关系研究上都有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2.
性别差异的脑半球功能特殊化及其认知模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的大脑左右半球结构上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男女的脑半球功能有了特殊化发展的倾向。通过对男女进行视觉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言语理解等认知任务的检测,并且在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放射层扫描(PET)和两耳分听感知等神经科学的检测技术中证实了这种性别差异的存在。其原因有性激素,也有脑梁结构和男女发育成熟个人差异所导致。性别差异的认知模块观将为今后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以后,梦的分析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噩梦作为典型的梦现象,很早就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众多。这些成果为理解噩梦的心理意义、应用梦的分析进行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回顾西方噩梦研究的历史,对期间提出的主要理论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心理咨询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咨询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要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培养“理论知识-科学研究-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对他们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职业能力、形象和素质也要多加以训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校心理咨询师进行访谈发现,高校心理咨询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职业角色模糊,职业角色冲突,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与个人成就需要的满足均有欠缺,入职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专业发展的需求强烈。加强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建设,推进继续教育,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持续发展资源等,是使高校心理咨询师明晰角色定位与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徐光兴 《上海教育》2003,(9A):34-35
本从近年来脑神经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中,分析网络活动的脑神经生理基础,探讨“网络综合征”形成的脑神经病理机制,并为网络心理研究和网络精神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我们呼吁在学校开展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显著,特别是在脑神经的认知信息处理模式上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本文从人类语言的功能再现机制分析入手,介绍"二重通路模式"的代表性理论"DRC模式",并从"计算机理论"的角度对"深层失读"、"表层失读"和"音韵失读"等阅读认知障碍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我们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小语十册第五组课文训练的重点是“注意文章的细节”。其中,重点讲读课文《凡卡》的教学,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使他们自觉地获得关于文章细节方面知识的重要一环;而独立阅读课文《小抄写员》则是检查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自己读懂课文的试金石。前者,教师必须给以比较细致的具体的指导;后者,则应着重考查学生是怎么自学的。《凡卡》叙述了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文章的思路从两条线展开:一条是孩子对现实生活的控诉,这主要在信中透露;一条是他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主要通过写信时的联想表现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脑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各种新的发展和新的成果,使我们依稀找到了探索大脑奥秘的入口途径,也使我们有可能把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大脑潜能的开发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将儿童、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脑科学的发展相结合,是21世纪最重要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研究同时从道德思维中的道德态度和认知结构两个方面来了解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状况.目的:探讨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对855名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测试.结果: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初二和高二年级;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高于男生.结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引导青少年道德心理发展时应考虑其年级和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