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对体育新课标课程目标体系的简析、运动技能的概念及构成成分分析、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关系探讨,进而从体育课程的性质、"运动主线"与"健康主线"的关系、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体育课程必须重视运动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42.
物理问题中,经常要说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成正比"或"成反比"两种.然而,教材所强调的关非是"正比"和"反比",而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先看<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 正比:两个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随之起相应变化,如儿童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  相似文献   
43.
计算机专业英语在技术文献中与其它专业英语文献的词汇和句法不同,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
以协同论和系统动态学的观点为指导思想 ,对运动技术训练系统的定量控制进行了探讨。着重讨论了技术指标系统的建立与运用 ,并提出了几种技术参数的计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5.
本文首先阐述了VoI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VoIP拥有的独特优势,并就消防工作利用VoIP系统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实现消防VoIP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部分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46.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信息增进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目的在于采用基于统计方法的新思想,用以改进现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信息收集系统。以一个班级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案例,应用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提取出了对于学生和老师各自有效的信息,构造了便于分析和记录的大学生个人运动水平信息表,为体育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数据跟踪信息。  相似文献   
47.
根据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的规划和要求,认为有必要对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为此调查了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现状,进而总结出其存在的不足: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与年龄分布不协调、文化程度偏低、职业分布不均衡和地点分布不平衡.并提出了平衡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与年龄的分布;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加强在不同职业中的发展力度;调整地点分布的措施,对促进四川省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和健身气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劳动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当前由于劳动权的刑法保护力度缺乏,劳动侵权现象严重,因此我国劳动权的刑法保护应该系统化和不断完善。从个体劳动权、集体劳动权以及其他劳动侵权犯罪等三个方面归纳和分析我国劳动权刑法保护及其完善问题,提出我国刑法应增设单独一章"侵犯公民劳动权利罪",以加强对公民劳动权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49.
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随着“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观念的确立,人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在关联性,认识到健康具有生理的、心理地的和社会的三重属性。体育教育的学科定位由此出发。为此,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强调: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人本精神的确立以及体育教育产业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体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方针,培养体育教师的母机--体育教育专业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重点改革目前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体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型、模仿型向思考型、创新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