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31.
感谢厄尔尼诺,是它把暖冬现象带给了中国,也把金秋美景驻留上海。  相似文献   
32.
一 初等教育经费开支 在70年代,巴西初等教育经费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12.8%,大大超过了在校学生数的增长。巴西初等教育的经费要占公共教育总经费的56.9%。 巴西的初等教育主要是由州和地方政府主办的,但联邦政府在提供经费方面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0年,联邦经费,包括所有的拨款,要占到初等教育总经费的17.2%。联邦政府的经费主要有:自动转让给州  相似文献   
33.
一、70年代初等教育结构与课程改革在1971年前,巴西的教育制度由这样的三个层次组成:初等教育(4年,与义务教育年限一样)、中等教育(第一阶段为4年,第二阶段为3至4年)和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中又分为:普通中学、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1971年颁布的第5692号法令,即“巴西基础教育改革法”,对巴西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延长了义务教育年限;2.改革了基础教育的结构;3.实施了新的课程体系.1.延长了义务教育年限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促进人类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农村和落后地区推广远程教育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人类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因,接着分析了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指出开放远程教育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文章最后阐述了开放远程教育在促进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取得成功的实践(如社区多媒体中心和空中学校项目等),以及为取得成功需考虑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35.
1998年秋,上海电视大学在中央电大的支持下,经教育部批准在国内首先开展金融专业专升本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首批招收学生1604名。学校将此作为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和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多种教学媒体与辅导手段综合运用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本项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现代远程教育教与学的各个主要环节。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和初步结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探索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6.
电大教学质量保证: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享有优质教育是时代的教育理念。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大质量保证面临的背景和要求,包括办学规模大、系统办学、远程的教与学等;接着分析了电大质量保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教学大纲中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进度表中缺乏对学的指导等;最后提出了加强教学质量保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对外宣布实施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简称OCW)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一创举因与当时利用网络谋求教育商业利益的狂热做法背道而驰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项目影响下,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了开放课件的行列。  相似文献   
38.
目前,阿萨巴斯卡大学有3个地区学习中心、60多个学习中心.2002年,在校学生数24136人.   ……  相似文献   
39.
通过逻辑思辨和文献计量的方法,指出了开放大学面临的质量问题、建设内涵、紧迫需求等隐忧,总结了质量保证存在的八个问题,大学定位、体制机制、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核心能力、师资共享、自由学习及质量文化,并就此提出了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开设大学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40.
远距离教育:国际终身教育的第一选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阐述在21世纪进行终身学习的远距离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向全日制学生的以群体为基础的远距离教育;面向业余学生的以群体为基础的远距离教育;有预制教材的以个别为基础的远距离教育;没有预制教材的以个别为基础的远距离教育。分析远距离教育与终身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