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高校教务综合管理系统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B/S采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而C/S部分采用Delphi进行开发。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它支持XMLWEB数据共享,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设计和开发该平台的昏的是打破教务传统管理的时空界限。使教务管理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工作过程系统化已成为目前有待推广普及的高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的新方法,其步骤依次为归纳行动领域,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以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课程为例来具体说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阐述关于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内容开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陈述"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介绍软能力主要内容和分析软能力培养与开发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下,融入专业教育、软能力的全程培养与开发,推行项目制教学、软能力的渗透培养与开发,强化实训实习、软能力的实践培养与开发,丰富第二课堂、软能力的立体培养与开发,实施多元评价、软能力的考核培养与开发等五个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实习时遇到的实际困难,本文立足“产学合作,互惠互利”原则,阐述了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受益的“两类实习模式”、“四步操作程序”、“五个保障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教育即生活,但教育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可能生活。教育生活是一种富含爱、智慧、道德、信仰的生活,因此,教育生活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生活。强调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教育看到人、回归人。意味着教育重视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而使教育切实担负起“育人”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6.
实施人格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转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统筹职业核心能力(软技能)、工程基础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以及专业综合能力“四大能力”平台,通过全面贯彻、全员参与、全程测评的“三全”体系,软硬技能一起抓,激发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一线工程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构建高职和谐校园应正确处理八个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党政、院系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校与企业间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育人"和"练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招生问题:高职教育发展的窘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生源状况维系的.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存在着“伪自愿”、低质量以及逐渐萎缩等问题.这种生源困局与固化的社会人才理念、矮化的高职教育层次和看涨的高职教育消费等因素有关.要走出这种困局,高校需有现代化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国际化的高职教育视野,并力争逐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层次,施行高职教育学费的梯度普惠制,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唯知识教育与为生活教育的阐释,指明教育之最终鹄的不在知识,而在生活,在美且善的生活;教育本身意味着生活,享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体验幸福的经历;教育终究是张扬人的生命活力,使人能不断地创造美好生活;为生活的教育即是为"人"的教育,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求教育看到人、回归人.因此,使教育拥有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便成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分析和研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得到如下启示:职业院校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应措施,鼓励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提高教师"双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