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理论作为一种以理想人格塑造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美学建构,从人的自然性切入人的生命本能去探究趣味生发的始源性,驻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以阐明趣味的丰富性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性互动,寻绎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彰显趣味所映现的人与宇宙生机无限的统一性,从而将生命愉悦、人间情韵、宇宙诗心对于趣味人生的建构的有机关联和重要意义揭示出来。从梁启超说"趣"的方式及由此而赋予的"趣"的基本内涵来看,其趣味主义美学思想,对于我们在今天的现代文化语境中深入探讨生活与文艺的关系问题或其他文艺学、美学问题,既富有启迪意义,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22.
日常生活是富于人文价值的生命活动 ,是美和审美的现实基础一个最为寻常的部分。这是因为 :一方面 ,日常生活相当长久而稳定地给人们提供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恒常形式或者说日常结构 ;另一方面 ,个人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限制内获得一定程度的类本质。日常生活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寻常而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真正的人的存在即人的全面性存在又不单是日常生活领域就能包容或成就的。因而 ,我们在探求和考察日常生活的人文价值与美和审美的现实基础时 ,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艺术创造与大众接受之间本然地具有相互生成和相互推动的关系。文艺的普及和提高问题,从学理上说,是从这一关系中生发出来的。人民大众对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的接受活动,是一种范围广泛、意义深远的审美交流活动,因而,文艺的普及和提高与网络文学公共空间的形构之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关系。尽管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当今还是将来,其作品类型都不限于和不会限于现实主义创作,然而,文艺的普及和提高问题的妥善解决,对网络文学公共空间的形构来说同样是至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24.
网络文学精品化工作与文学网站"海纳百川"的本原性功能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从读者、作者、网站来看,还是从整个社会来看,网络文学精品化都殊为必要,而且极其可能。其现实性的理由在于:网络文学精品化是弘扬文学精神的一种体现,是繁荣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是建构网络文学公共空间的基本保证,它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文学网站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网络文学精品化以文学自身运动作为内在动力,网络文学精品化因网络信息的浩如烟海而获得反向促成作用,网络公共空间的大众化需求对网络文学精品化起着持久的推动作用,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公众参与程度的逐渐提高有利于网络文学精品化的形成和发展,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网络文学精品化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25.
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即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文化品牌的生成与拓展必须在内涵的深度发掘与外延的合理确定两方面同步进行。在着力于花山文化品牌的生成与拓展的工作中,为获得文化效应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需要对其品牌文化创构的核心内容、历史渊源、原生区域的明确及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辐射和影响范围的厘定。  相似文献   
26.
策划编辑的名与实及“策划编辑制”■朱寿兴从多年来的实践情况看,策划编辑有本义的和宽泛意义上的两种。前者即我国出版界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做的是选题创意、物色作者、协同构思,兼及对图书广告宣传的定位与定向的构想等;后者即近年来国内一些出版社比较时兴的,不仅...  相似文献   
27.
对美学来说,哲学本体论问题即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美学本体论问题即美学所涉及的内容及其深度的问题。美学的本体论和哲学的本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学本体论和哲学本体论的本质一致性在于,它们运思的指向都是人的存在(人的美感性存在就包含或者说蕴含在人的存在之中);其根本不同则可从历史现实、理论逻辑两个角度看出。实践美学、生命美学和存在论美学的问题首先关涉到其哲学基础即哲学本体论问题,而美学的实践、美学的生命和美学的存在,则直接关涉到美学本体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