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72.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之苦的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在词中诉说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表达了急切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li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相似文献   
73.
作者自评 在构思写作本文的过程中,我力求写出江苏文化的优势来——那就是讲究行文文采,但是,写好后自己也发现有些罗列文化元素的毛病,显得不够真实、自然。请同学们帮助我一起来修改吧。  相似文献   
74.
综观历年来的高考考场作文,有不少考生选择历史题材,抒写“古人情怀”。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册上记载着无数凝结了人类智慧和情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那些闪烁着古人情怀的吉光片羽,成为我们作文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况且,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5.
青蛙和雄鸡     
变格前《青蛙和雄鸡》凸显"适时"之旨,对"青蛙""雄鸡"各有褒贬——适时,则褒;不适时,则贬。变格后《青蛙的迷失》,以青蛙作为表述主体,着重批判青蛙"盲从",凸显"各有所长,各司其职"之旨。变格后作文《青蛙的迷失》可用于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位置和价值"话题作文,更名为"青蛙失职",着重批判青蛙"错位",凸显"找准位置"之旨。  相似文献   
76.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与《李凭箜篌引》两首诗在音乐描写上堪称平分秋色,异曲同工,成为唐代诗歌史上表现音乐艺术的两朵瑰丽的奇葩。探究其中的音乐意境,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77.
蝉,作为诗词墨宝、玉器雕刻中的美好事物,由来已久。不必说那超薄透明的羽翼,也不必说那红光如玉的通体,就是那临风高亢的鸣唱声,就足以激起人们万般情愫。  相似文献   
78.
【赏析】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经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生出许多“物外之趣”。《幼时记趣》这篇文章运用三个典型事例分述了“物外之趣”,从几个侧面生动地记述了童年的生活趣事。先总叙“物外之趣”——紧扣“明察秋毫”。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及由此生发出的盎然童趣,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其中“细察其纹理”“,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象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后分叙“物外之趣”——…  相似文献   
79.
【写作文题】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来的位置。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是一种“错位”;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请以“错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00字。(6)不得抄袭。【文题解码】要写好本次话题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错位”,从所写的事物对象而言,是二元的指向,即双向性事…  相似文献   
80.
【文题】 当我们长长的秀发像柳条般倾泻下来时,当我们宽大的肩膀变得像墙一样坚实时,当我们告别了咿咿呀呀欢乐的儿歌吟唱时,我们终于步入幸福、自豪的花季,此时,青春的风铃已经摇响……然而挥之不去的还是童年的那份幼稚、善良、快乐、梦想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