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教育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生活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记录,一种自我思考,一种价值判断。它包括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教学片段赏析……教育写作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地写,每曰坚持,逐步养成“写感”,最后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写作经历谈谈“如何进行教育写作”。  相似文献   
22.
朱欢 《视听纵横》2010,(3):97-98
"包装"是成功塑造电视媒体品牌的重要手段,它是电视产品成功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包装"一词最早是针对产品而言,之所以把它用到电视上,是因为产品的"包装"和电视的"包装"有着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23.
从生物链视角剖析未来乒乓球运动发展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总是在其发展最辉煌的阶段引来人类对其合法性的质疑,因此中国需理性、辩证地看待国球的盛大辉煌。通过剖析未来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面临的危机,阐述中国实施"养狼计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钢架雪车运动员不同推橇阶段支撑期冲量特征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17名国家钢架雪车运动员推橇阶段的运动学(速度与制动期、推进期时长)和动力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冲量)。结果:1)与第3步相比,推橇20 m处的制动期时长更长而推进期时长更短,制动力和垂直力峰值更大而推进力峰值更小,水平制动冲量更大而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更小;2)在第3步和20 m处,水平推进冲量、净水平冲量与速度均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50, r=0.624, r=0.615, r=0.850, P<0.01);垂直冲量与第3步速度呈强的正相关关系(r=0.662, P<0.01);水平制动冲量与推橇20 m处速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536, P<0.05)。结论:对于我国优秀钢架雪车运动员来说,较大的推进冲量和净水平冲量对推橇阶段的速度极为重要,且在推橇加速阶段产生相对较大的垂直冲量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推橇速度,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最大速度阶段制动冲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肖哲  朱欢 《内江科技》2023,(1):35-36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中央到教育系统深受普遍重视。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分析体育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得出体育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够深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和内容不完整、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改善创新创业外部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实现“一体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等建议,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24周太极拳运动、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探讨运动改善T2DM患者足背微循环功能的机制。方法:将60名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太极拳运动组、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组。太极拳运动组受试者每周进行6次、每次1 h的24式简化太极拳锻炼。太极拳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组受试者每周进行4次太极拳锻炼(太极拳锻炼方法同太极拳运动组),同时,每周进行2次、每次1 h的弹力带抗阻运动,2次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间隔2~3天。对照组受试者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不变。分别在运动干预前后对3组受试者的微血管反应性(MR)、经皮氧分压(TcPO2)、肌氧饱和度(SmO2)、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一氧化氮(NO)、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进行测试。运用协方差分析探讨运动干预后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运用t检验探讨组内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在运动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太极拳结合抗阻运动组的体脂率、腰臀比、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