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8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溢出效应产生的目的,从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角度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投向的行业的特征角度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不同外商直接投资的特征和外商直接投资所投向的行业的特征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以便为东道国在政策设计时明确直接投资的各种属性,并针对行业特征设计激励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不确定性空前增加,使企业战略制定者难以准确预测技术变迁的必然性;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性竞争,大大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所有这一切导致企业面临超竞争,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知识将无疑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83.
多哈一锤定音,中国一圆入世之梦。由此,中国企业面对世界竞争的大幕也徐徐拉开。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也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企业之间是“你刚唱罢我登场”,平均寿命将越来越短。这也是全球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标志,但对企业个体来说,企业寿命的完结,对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来说,都是沉重的损失,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分析改革开发以来一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企业的盛衰过程,我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着制约企业寿命的若干观念,延长企业寿命,先要从这些观念的转变入手。  相似文献   
84.
李柏洲  王雪  薛璐绮  苏屹 《科研管理》2022,43(3):173-182
   本文基于刺激-反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知识流动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Agent建模仿真方法,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创新主体、政府及环境之间的知识动态交互过程。回归结果表明:当主体间交互时,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创新行为受到自身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意愿、信息刺激强度以及知识发出方知识权力的显著正向影响;当主体与政府交互时,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创新行为还受到政府支持力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且信息刺激强度在政府支持力度与知识创新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互式创新主体数量始终多于知识集成式创新,成为主流趋势,尤其是知识权力较大的主体更倾向于选择知识交互式创新;相比于市场机制,政府调控下的创新网络知识集成式创新主体数量未出现下降趋势,且退出者比例更小,说明政府调控能够有效引导主体知识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85.
为揭示知识创造的本质和规律,采用二分法将新达尔文主义和拉马克主义两种观点予以融合。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进化原理,围绕知识的类基因特性对知识基因、知识进化的选择、重组和变异以及知识进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纯粹的知识创造主要是新达尔文式的演化,体现知识创造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不可控性。相对应地,知识的复制、流动等过程则具有更多的拉马克现象,带有明确的指向且结果可以被预测。知识基因的选择、重组和变异是知识得以被创造的根本原因。知识创造的方向受到环境的影响,知识创造的动力源于知识主体对环境的学习,新知识能够对环境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86.
回顾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基于"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量子运动特征的隐喻提出"组织学习—知识创造"的能级跃迁过程模型,以知识积累、知识跃迁与知识衰减为阶段对能级跃迁机理进行分析。根据能级跃迁机理,针对SECI模型的不足对其进行量子化改进。同时,将渐进式学习与顿悟式学习相融合,建立跨层面组织学习的动态模型,用以解决沟通失衡、3C误区及组织学习陷阱等实际问题,验证了模型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87.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屹  李柏洲 《科学学研究》2010,28(1):141-150
原始创新能力低下,是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对于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进行高效的资源再分配是提升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充分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知识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模型,并对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通过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动态仿真模拟发现:对支持体系中政府投资比例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可以使大型企业原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88.
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并对每一个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旨在把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