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村教育问题极为突出,农村教育处于“三农”问题和教育问题的交叉点,堪称世纪性社会难题。经过国务院和教育部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曾提出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发现各地的县级财政状况十分困难,这种管理体制实行起来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来,教育研究者们经过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又提出“3分法”,即中央、省(区、市)、县乡村各负责1/3的教育经费的方案,这一国际…  相似文献   
12.
李水山 《教育》2011,(8):62-63
按惯例,经合组织每3年举办一次针对15岁学生的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2000年、2003年和2006年,芬兰青少年连续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项评比中称雄。教育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代名词。近几年,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纷纷考察这个地处北欧的极地国度,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经济学人》更在去年撰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相似文献   
13.
李水山 《教育》2010,(2):61-61
像美国学生一样,不分班级、没有固定教室,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程度安排课表——自2007年开始在韩国33所高中试行的“学科专用教室制”目前已获得肯定。前不久,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正式宣布,韩国将投入3000亿韩元在全国600所初中和高中学校试行推广“学科专用教室制”。此项改革被韩国教育界称为实现“学校先进化”的“教室革命”。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韩国德育:人性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德育的最大特征就是生活化和具体化。德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礼节、秩序、清洁教育。比如孩子每天对父母问安,一家人吃饭时都是有礼节要求的,而这些在韩国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上演。中国学校的德育似乎更注重思想层面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习惯方面的要求较少。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据悉:农民几十亩地的收成却供养不起一个在城里念高中的学生;放牛娃不上学是放牛娃,上了学还是放牛娃;农民说乡下的孩子“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尽管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随着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结束的今天,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回乡或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孩子辍学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农村的孩子是否都在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冷静、客观地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是当前摆在每个农村、农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课题,这是使命与责任感使然。本期刊发的李水山的文章(P6)对此做了较为深刻的探讨,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1.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实质性的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将成为纸上谈兵.农民增收和保护农民利益也难以兑现。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农业的竞争力就不会提高,中国的农业就长不大。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步履艰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农民教育与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18.
从解读农村教育到反思“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谈到农村教育问题,很多人会想起校舍、教学、教材、教法、师资、评估、督导,加上堆积的数据,似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还是农村投入机制和教育本身问题,而其它都是枝节问题,事情是不是这样简单,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和实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逐步推进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培养造就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正确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开发适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育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在农村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是关键,也是当务之急。现阶段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教材严重匮乏,教学与课程研究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一些地区仓促编出的教材,沿袭了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缺乏对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在研究初期,我们不可能提出非常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可以就实践中遇到的焦点、难点问题分析、总结一下,提出政策性、技术性和规范化要求,以不断改进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