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日本、韩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农户经营规模小而零散等基本国情、农情与我国非常接近,其共性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农业的现实和未来都有最直接的借鉴与参考意义.文章通过对日本、韩国农业基本近况、农民科技需求及实现途径的分析研究,对我国的农业科技教育与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可供借鉴与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李水山 《教育》2010,(2):61-61
像美国学生一样,不分班级、没有固定教室,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程度安排课表——自2007年开始在韩国33所高中试行的“学科专用教室制”目前已获得肯定。前不久,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正式宣布,韩国将投入3000亿韩元在全国600所初中和高中学校试行推广“学科专用教室制”。此项改革被韩国教育界称为实现“学校先进化”的“教室革命”。  相似文献   
23.
韩国是我国的临国,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所遇到的社会难题和教育问题,诸如早期留学热、课外辅导热、教育不公、教师评价难、职业教育衰竭等十分相近。韩国与社会制度相同的欧美各国的教育改革也有所不同,每届政府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努力通过修订国家相关的教育法律、政策和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积极推进多项教育改革,以解决学业负担重、教育质量下滑、社会不公等诸多社会难题,值得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24.
一、韩国的“平准化教育” 1968年,韩国废止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即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据2002年统计,韩国高中阶段“平准化教育”改革已在首尔等23个城市实行,占全国高中数的57%、学生总数的74%。许多社会人士,包括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25.
26.
入世后我国农村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始终是我国农民教育的宗旨和核心内涵。为此,发展农村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就要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入手,从提高农民效益和加入WTO后的农业竞争力着眼,研究其本质特征,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7.
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的农村绿色证书教育在新世纪遇到了一些困难.回顾和总结农村绿色证书教育的研究历程,研究新时期农村、农民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新时期农村绿色证书教育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体系,为农民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日本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创新体系(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末日本建立起农业科技教育体制,发展至今,确立了具有特色的长效、稳定的管理体制.日本农村高度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有效、健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制为保障,尤其是科研和推广的稳定、长效体制,以及富有活力的技术教育和推广机制,值得变化中的我国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9.
论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在我国8.7亿农村人口中,约有8300万名在全国范围内流动,3.2亿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亿需要转到二、三产业就业,此外,每年还有1000万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对这一农村教育的变化的研究,成为农业、农村教育的新热点、新课题。农村教育将和城市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衔接,并有机、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拓展农村教育领域,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产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  相似文献   
30.
共同点中、日、韩三国小学教育的共同点是学生努力学习,家长望子成龙,老师责任心强,学校纪律严明。比起欧美学校,三国中小学更加重视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整体学习难度和深度比欧美难或深,系统学习和辅导的时间也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