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离骚》中佩饰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和周代礼乐文化的威仪之美密切相关,同时还和楚地的佩饰传说密不可分,后者是从生命的层面看待人和佩饰的关联。《离骚》中佩饰所用的香草,多数具有药物功能,可以使人延年益寿。《离骚》对佩饰的描写突出它的芳香润泽之性,既是对周人尚嗅传统的继承,又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离骚》的佩饰意象对《诗经》多有继承,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12.
邵炳军教授《春秋文学系年辑证》(全四册,180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采用“系年”与“辑证”结合的研究范式,恪守“由经验实证到理性思辨”的方法论原则。邵炳军教授《辑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实证型的诗歌作品断代研究,二是思辨型的诗歌作品理论研究。《辑证》不仅堪称是一部“诗经学”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而且是科学方法论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诗经·周颂>所载大武乐章歌诗六首,它们反映的是周朝初年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叙事上具有纪实性和连续性,从时间和地域两个方面都可以找到历史根据.六首都有相应的歌舞形态,其首尾系序幕和谢幕,主体部分是中间四段.大武歌诗奠定了<周颂>的叙事传统,同时也为早期庙堂歌舞的体制提供了范型,以四节为基本单位,和<诗经>的四句成章遵循同一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古代文学从上古文学发展到中古文学 ,出现多方面的转型。一是由奠定原型到确立范型 ,中古是各种文学范型的确立期 ;二是从象征型到古典型 ,中古文学追求的是隐秀相兼的理想风格 ;三是从多极分立到多元一体 ,中古文学呈现的是多元一体的格局 ;四是由自发到自觉 ,中古是文学自觉期 ,这种自觉反复出现 ,体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台骀是汾神,历史上汾河流域盛行着对他的祭祀。晋国建立之前,这一地区的沈、姒、蓐、黄四国是台骀的后裔,台骀作为祖先神被供奉。后来,台骀成了地方神,是汾河流域的祭祀对象。据《河东记》载:“晋阳东南二十里,有台骀庙,在汾水旁。”①文中叙述了唐元  相似文献   
17.
民族融合时期浓厚的歌舞游戏风气,使某些娱乐性的古俗得以保留、复活,使本来庄重的典礼变得轻(?) 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和历史环境,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它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由纯语言艺术向综合艺术回归,使文学在一段时间里脱离政治功利的框架,削弱了封建道德对文学的制约,所有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审美效应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强化了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8.
宋玉《九辩》的篇章结构及写景抒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辩》9段成文,是九体作品生成链条上重要的中间环节,为九体的最终成熟创造了条件。《九辩》采用写景抒情的言说方式,不但悲秋,而且伤冬,秋冬两季的景物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现。作品的写景抒情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展开,采用的笔法也多种多样。宋玉对典型意象进行精心调遣,多种意象错落有致地分布。《九辩》的句型参差变化,多种句型相错杂。作品表现的心态极为复杂,心路历程也较独特。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生存空间的范围有的是外在力量划定的,有的是由人自身圈设的。生存空间的有限,使人的行动受到很多束缚,容易产生阻隔感。人类很早就感受到生存空间的局限,并且力图超越它,进入更广阔的天地。阻隔与超越,是人类从古到今普遍面临的课题,也成为中国古代辞  相似文献   
20.
先楚祖宗谱系记载许多楚族神话 ,屈原的文学作品 ,对先楚祖宗谱系神话这份文化遗产有许多遗失和疏离。屈原作品的太阳树神话 ,涉及到东方和西北 ,而没有提到若水的太阳树 ;作品中的时间神取自东夷族 ,而不是来自先楚谱系 ;共工早期是平治水土的英雄 ,但这段历史没有进入屈原的视域。本文注重文字的训诂考证 ,对神话传说的许多疑难问题通过字义考证给出确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