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横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人们通称为“三论”或“横断科学”。“三论”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素材。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应该有理想、有道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频发,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校园欺凌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教育治理问题。中职学校校园欺凌行为同样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个人价值取向的倒错、学校教育工作的偏移、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引导”。鉴于此,从“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法制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健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3.
运用系统论整体效应原理 实现教师工作安排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系统论正深入到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它体现了现代管理与小生产管理的本质差别,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系统就是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成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兰菲把“整体大于各个  相似文献   
34.
信息论认为,任何实践活动都存在着三个共同的流通过程,即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项流通过程中断堵塞,都将使实践活动受到破坏或影响。其中信息流调节人流和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和目标。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否则,就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因此,任何系统都必须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35.
课程改革,包括的可变因素很多。所以,课程的改革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那么,如何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课程改革这个系统工程的施工呢? 一 建立合理结构 系统的功能不仅决定于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即系统的结构。因此,要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必须注意建立合理的系统结构。课程的改革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36.
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在新招工人中普遍推行合同制。改革用单纯的行政手段介绍或录用工人的办法,实行企业和劳动者互相选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确定和调节劳动关系。这种用人和就业上的互相选择,就  相似文献   
37.
陈维崧是清初极富盛名的骈文大师。他的骈文在清代有多个注本,但保留下来的除了由程师恭笺注的刻本《陈检讨四六》外,再就是王世枢的《陈检讨四六新笺》。后者仅以钞本的形式传世,藏于安徽省图书馆。将此两个注本稍作比较,即可发现王笺本训释语词精确,在总体上要优于程笺本,而程笺本有不少错误,也间有王笺本不及之处。总之,王世枢所撰的《陈检讨四六新笺》是新发现的研究陈维崧俪体文的重要参考著作,弥足珍贵,值得珍惜。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两大方面分别对《寒风吹彻》中悲悯情怀的三重超越、人间真情的三阶提升作了比较全面的探究性解读,力争从心理和情感两个层面对作家作品作出立体的解读,从而进入到作者内心,感受其情感形成及其变化的心理诱因,并品味其行、意、情、思是如何积淀、酝酿最终外化为诚挚纯净的文学语言的。对作者的立身行事、文思情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对素以深沉绵邈而著称的刘亮程的这篇名文,作出悲悯性的文化解读,是一个艰难而又不乏阅读快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9.
教育评价工作做得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探讨学校教育评价的改革,具有卜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教育涉及面广,因素多,周期长,十分复杂.学校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校教育评价工作的复杂性.所以,改革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0.
乐钧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由于其后半生基本上是处于游幕状态,因而他用大量的笔触书写游幕期间接触到的风物民情与民生疾苦,表现了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可以说,游幕赋予了乐钧文学书写深厚的社会内容,使之更具有现实意义.乐钧文学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丰富的游幕经历淬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