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失业登记为基础构建待就业毕业生跟踪与支持体系,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劳动就业保障部门的优势来服务毕业生就业,而且能够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毕业生的待就业状况,克服目前统计数据的缺陷。然而,毕业生失业登记的实际状况却差强人意。要进一步完善登记办法,增强失业登记毕业生的扶持内涵,使之符合毕业生的特点与需要。更要着力转变社会、家长和毕业生的观念,形成对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的理性认知,这是推进待就业毕业生失业登记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蕴含的独特的情感和美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用于"纲要"课教学的音乐作品,建议选择反映时代特征的主旋律作品、反映特定历史事件的作品、影响深远的作品以及为广大民众所传唱的作品,坚持教学"讲—赏—唱"相结合,感性审美与理性引导、史实与音乐作品、教学需要与学生兴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状况并不乐观,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辅导员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建议通过明确专业领域,确立辅导员职业能力特性,完善反思机制,增强自我效能,以专业化建设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福建师范大学杨建义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其中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体意识开始悄俏觉醒。青年大学生,他们处于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关口,即将由校园人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凭借自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直接实践者 ,辅导员对于工作的研究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有效性和时代性。从目前来看 ,辅导员对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的情况不容乐观 ,整体热情和研究能力不高 ,创新不足。现在大部分辅导员所做的工作研究往往是在职称评聘压力下的被动性应付研究 ,研究水平相对较低 ,成果重复和零散 ,更不用说能在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中占有一席之地。依笔者所知 ,很少有辅导员主动申请过研究课题 ,个别辅导员甚至工作数年却无一“铅”字。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也令人深思 ,将…  相似文献   
17.
试析校园文化中的港台影响福建师范大学杨建义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顺利达成了香港、澳门回归的协定,也使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大陆与港台的交往日益频繁,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不断增加,为港台通俗文化进入大陆提供了有利时机。以港台...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价值体系决定了文化的不同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赋予价值体系不同的文化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凝聚着共产党人不懈的理想追求,印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反映了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是社会转型时期跨越分歧的思想基础.要通过提升文化认同、引导文化心态、培育文化理性,激发文化的纽带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确定辅导员职业定位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而且关系整个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着力寻找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的教育根基,着眼于辅导员岗位的学术培育、职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突破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困惑和冲突,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质量变革、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之需,是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构,体现了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观。文章从“教育本质、价值、实践”三重维度分析“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生成逻辑和实践逻辑,厘清“课程思政”的理论科学性、价值多元性及现实针对性,并从实践基础、实践要求、实践保障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