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45篇
科学研究   8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维果茨基曾说:“言语不仅在思维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而且在整个意识的成长中也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人类的精神大厦主要是由言语构筑的。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崔峦老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阅读教学还要结合言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言语的规律和表达方法。”这就很好地展示了语文能力和语文学科本质。笔者通过“构建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发现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应重在引领学生去品读感悟文本的语言、情感、主题思想等,从而为第二课时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以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2.
“大武术观”涵盖内容广泛,文化内涵丰富,对于推动武术发展,促进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角度的窗口.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而对“大武术观”内涵的认知;“大武术观”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和“大武术观”背景下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策略的建构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83.
林金冰 《成才之路》2014,(12):16-17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现代社会每一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等方面的传授直至使之内化所得而日渐掌握的一个基本途径。可见,这个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掉以轻心。把握好,则效果好;把握不好,则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驾驭好课堂,使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就得尽量把小学数学课堂激活。那么,我们怎样把课堂激活并促进学生成才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84.
经济发达区资源环境优化配置与国土空间质量提升是可持续发展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认知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功能间权衡关系及其空间特征、形成机制,有效调控和管理多种土地利用功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集成多源遥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利用InVEST、RUSLE以及均方根误差、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基于县域尺度定量评估区域各项土地利用功能,重点分析不同功能间权衡关系及其空间特征、影响机制,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探寻差别化土地利用功能调控路径。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功能与非农生产、生活保障2项功能权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州、无锡等沿江平原区,生态服务功能与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保障3项功能权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浙江和安徽两省的西南部等山地丘陵区;②土地垦殖率和年平均降水量、坡度等自然环境条件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较大,城镇化率是非农生产、生活保障2项功能的最主要影响因子,自然环境条件和土地利用结构均对生态服务功能具有较高影响;③长三角地区可划分为弱功能区、单一功能区、双功能共生区、多功能共生区4种类型分区,不同分区土地利用功能特征差异明显,据此提出差异化分区调控策略。本文结论有助于强化对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认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685.
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作为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保障,是冰雪运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效能发挥的总体蓝图。后北京冬奥时代我国冰雪运动的安全发展亟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对我国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的发展桎梏、现实图景、构建依据、基本原则及发展思路进行探析发现,我国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存在行业法规残缺、标准更迭迟滞、安全意识淡薄、组织机构虚弱等问题。依据冰雪运动安全标准体系具备系统性、结构性、约束性的价值特征,在标准化理论和安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级别维、性质维、制修订状态维、强制程度维四维结构模型,建构以基础共性安全标准、人员安全标准、组织安全标准、设备安全标准、装备安全标准、场所安全标准六个子体系的标准体系框架及相应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86.
中职体育的教学对于中职学校的精神和风气都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通过中职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加中职学生的活力,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同时还有利于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职业教育当中体育教学的课程占有着相当一部分比例,而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自主而快乐的情绪。  相似文献   
687.
[目的/意义] 旨在为高校图书馆进行微信公众平台推文内容建设提供经验和建议。[方法/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网络数据调研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推文内容建设方面的理念、原则、效果和管理方式等。[结果/结论] 提出注重微信内容板块整体规划,坚持文案原创,精品原创栏目化,加强校内新媒体合作以及大力推动微信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8.
立足于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展开。其理论基础在于,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层逻辑与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在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贯通一致,北京冬奥会这一现实的实践同样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实的人的互相生成中,因而关注北京冬奥会之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体的实现的价值,才能发挥其实践的力量。而在现实展开上,一方面,北京冬奥会致力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人”存在的关切,以体育的本质穷究人的生命之真,以体育的价值体现人的生命之善,以体育的活力彰显人的生命之美;另一方面,北京冬奥会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进程,起到了人与自然相宜和谐、人与他人的互鉴繁荣以及人与自身的理解完善的作用。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良性互动的局面,有力地回答了时代之问。  相似文献   
689.
2023年的体育中考是否应该取消是家长和学校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为科学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和体能的影响以及感染后如何科学安全恢复运动的国内外科学研究和基于这些研究上的专家共识和科学声明进行检索和梳理。鉴于众多的中小学生被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且其中大部分学生有发烧、肌肉酸痛、无力和嗜睡等症状,有不少学生可能会受到长新冠的影响,加上受疫情影响,学生的体能可能远低于疫情前同期水平,且没有足够时间让他们恢复,2023年中考的体育考试因此应取消。学校同时应遵循基于科学证据上的重返运动建议,科学安全地指导2023年体育课和疫情后学生体能恢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690.
为加速推广群众性冰雪运动,持续推进冰雪运动进社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学理依据对我国冰雪运动进社区的掣肘因素、推进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冰雪运动进社区供需矛盾凸显。为破解难题,从供给主体、供给保障、供给质量、供给效率、需求主体5个方面剖析了冰雪运动进社区的掣肘因素;在厘定掣肘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市场保障机制、供给考核机制、需求监督机制等冰雪运动进社区的推进机制。为实现冰雪运动进社区的终极目标,从6个维度提出了冰雪运动进社区的实现路径:政府,加快冰雪运动进社区的政策调控;企业,提供社区居民参与冰雪运动的产品与服务;协会,充实冰雪运动进社区的发展模式;社区,筑牢冰雪运动进社区的思想阵地;学校,完善冰雪人才进社区的培养机制;家庭,转变观念成为冰雪运动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