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1760篇
科学研究   46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19篇
综合类   103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命题者的话     
智宣子想要立瑶为继承人,智果说:瑶不如宵。瑶有五大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技艺超群,能写善辩,坚毅果敢,但为人不仁厚。如果他以自己的五项长处来凌驾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与他和睦相处?真要立他为  相似文献   
122.
针对电气类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中出现的问题,归纳并阐述了三种较合理的课题模式,即基于芯片类的设计开发、硬件电路的设计调试及软件设计这三种课题。  相似文献   
123.
124.
赵是元末明初新安理学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和会朱陆”,而学术研究的重心则在《春秋》的探讨。赵深研《春秋》的原因,一是新安理学重视《春秋》研究传统的影响,二是基于自身对《春秋》重要性及其研究价值的认识,三是因资中学者黄泽的引导。在对历史上研究《春秋》诸家中肯评判的基础上,赵提出了求索《春秋》“笔削之旨”的根本方法是“属辞比事法”,并指出具体研究途径是先考鲁史之法,再求圣人之法。坚持“三传”并重的原则、据传求经,由考证而索经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研究与著述并举乃是赵《春秋》研究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25.
在人体的细胞里存在着各种正或负的电离子,这些离子经常在细胞内外活动,因而产生所谓“生物电流”,也正因为体内这些电离子的活动和移动产生了人体的电磁场。人体内的电磁场是非常微弱的,据科学家的测量,人体内的磁场强度最微弱处仅为十亿分之一奥斯特。要量度如此弱的电磁场,在技术上虽然有很大的困难,然而只要在特别建筑的磁屏蔽室内,避开了地球磁场  相似文献   
126.
11月17日至18日,“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召开。来自国内哲学、生态学,科技等领域的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7.
128.
当今书法之令人不满意,致使我们必须背负几千年中国书法之传统,苦觅创新之途径。或是复归于古代,或是超越传统规范。时下传统派和创新派争执之分野或许在于此。 但是,究竟应复归于何处?又该于何层次上超越?这两个相关联的问题在各执一端的两派之争中并未深究得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29.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大部分学生不愿当中学体育教师,不愿做中学体育工作,愿终身从事中学体育工作者更少;学生在校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不够认真。为了办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人才,发展学校体育,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必须强化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130.
中国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柳卸林 《中国软科学》1998,(12):9-1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