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3539篇
科学研究   59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84篇
综合类   12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48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编者按]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一篇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纲领性文献."七一"讲话对时代的发展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作出了创新性的回答,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近一年来,理论界对"七一"讲话所提出的创新性理论观点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在临近"七一"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七一"讲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贡献作出宏观的审视,总结和交流研究成果,本刊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日前联合举办了"纪念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一周年理论研讨会".本刊特在第5期及本期"教学与研究论坛"摘要刊发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请广大读者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2.
113.
烦恼     
一直以来,不乏有探索语文教学改革之人.陶行知、叶圣陶、魏书生、于漪等,他们的探索创新在语文课堂上留下了一串串永闪光芒的足印特别是陶行知老先生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自信,产生教学研究的勇气,并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14.
纵观二十世纪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可以发现,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已从绝对性、精确性、决定论的确定性思维转向相对性、模糊性、随机性的不确定性思维,从而大大改变了人们科学思维中的世界图景。当前这种科学思维发展的转变趋势在进一步强化,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在艺术领域,写实艺术正在向模糊艺术、朦胧艺术的超现实主义方向发展;曾获得偶然艺术效果的“不确定音乐”,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流  相似文献   
115.
方立新 《教育》2007,(6S):18-18
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即席发表“没有准备讲稿”的“心里话”。他指出,国家的发展要靠三个方面:人的智慧和心灵;能够发挥人们创意和能力的政治及经济制度;科技和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都需要人,需要能够担当此大任的人才。中国教育如何不辱使命?怎样办好大学?总理的思考是:要有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各大学应各具特色,不要千篇一律;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向世界开放,多与各国大学交流;勤俭办学。  相似文献   
116.
学生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立新 《文教资料》2007,(36):201-202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众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期刊在众多的文献类型中,以其篇幅短,知识新,内容广、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而被认为是与时代同步的出版物,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学术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观点和新成果往往首先在期刊上报导。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期刊15万种之多,我国出版期刊也有8千种之多,在整个文献情报总量中,期刊所含情报量占到65%—70%,独占整头。  相似文献   
118.
先听听两个来自动物园的故事:在美国的一家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来的饲养员觉得这太可笑了,他按自己的想法,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每天在河马跟前到处放满食物.两个月之后,他却发现,自己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少,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新来的饲养员不服气,要求跟老饲养员换着喂养.然而不久,老饲养员喂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养的河马.他大惑不解,向老饲养员请教,老饲养员说:你喂的那只河马,太不缺食物了,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感到食物欠缺,因此,它十分珍惜,是珍惜使它努力地获得,有了健壮.  相似文献   
119.
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汉大赋新探     
作为汉代文学正宗的赋,千百年来惹得人们众说纷纭,争议不断,但谁也无法否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什么是赋呢?班固《两都赋序》所说的“赋者,古诗之流也”和《艺文志》所说的“不歌而颂为之赋”,大约是赋最古的定义。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搞文,体物写志也。”又说“赋自《诗》出,分岐异派。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刘熙载《艺概·赋概》篇说:“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斯于千态万状,层见迭出者,吐也不畅,畅无或竭,”并对赋作了别具一格的诠释:“赋从贝,欲其言物也;从武,欲其言有序也。”概而言之,赋出于诗又有别于诗,“诗较近于音律,赋则较近于图画”,“诗本是‘时间艺术’,赋则有几分接近于‘空间艺术。’”“从贝”、“从武”、“有物”、“有序”深刻地揭示出赋是用时间上“层见迭出”的语言表现空间上“千态万状”的物态。于是,赋之时空意识便成了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