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教育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推进教师专业化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实习制度,教师应具备“望”、“闻”、“问”、“切”等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2.
13.
课程资源直接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农村优势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丰富、优势的课程资源未被重视、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造成了农村优势的课程资源白白地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课程资源实际上的稀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农民工子女在义务阶段的就读问题基本解决,但这一群体完成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延伸等又成为新的问题。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给予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公平的教育机会,必须在制度调整、政策性扶植、引导公立高中接纳与认同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各门课程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时强调要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意味着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活动方式,与之前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相济,殊途同归。二者共同的旨趣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达成“完整的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普通高中已经全面开设了社会实践教育课程。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稳定与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和有效的指导教师队伍等,导致难以正常开设。为此,必须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和组建有效的指导团队等,确保社会实践教育顺利开展,以实现其开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劳动课程学段进阶及有效衔接是该课程有序、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劳动课程衔接遵循经验生成的逻辑、课程层次的逻辑和认知发展的逻辑。然而,研究发现:当下劳动课程在具体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课程目标断层化、内容离散化、实施封闭化、评价静态化等不衔接的问题,影响其有序实施和目标达成。为了确保该课程学段进阶及合理衔接,研究认为,劳动课程设计必须保持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注重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协同性,坚持课程实施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体现课程评价的综合性和发展性等,才能形成有效衔接及进阶,也才能有序实施和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的突破,但其师资问题已成为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瓶颈。该课程倡导师生共建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由于课程实施的自主性、开放性、跨学科性等,要求指导教师重新定位角色,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担任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采用合作共育模式,以解决师资问题,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20.
中小学社会实践是一种主体性、研究性、探索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形成生活教育模式,构建学习群体,开展发散思维训练等,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整体素质。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模糊或不确定性,实践中的相关条件缺失,导致行动上的摇摆不定,影响了它的正常开展。为此,只有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健全社会实践评价标准等,才能确保中小学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