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7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5110篇
科学研究   1025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304篇
综合类   127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77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认为,在传播渠道增多,各种碎片化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新闻专题在深度解读重大新闻事件、推出典型人物方面具有其他报道体裁无法替代的作用,能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信息及权威解读.电视记者在采制时,要通过三个侧重点的把握,来不断提升此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2.
21世纪是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新世纪里,教师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富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教师素质有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相似文献   
93.
过去千百年来,人们是通过自然基因突变来选择具有某种特定基因、特定性状的生物体,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则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直接改变基因的结构.转基因技术究竟是农业生产中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还是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清除的基因污染的潜在危险?《科学美国人》杂志对分子生物学专家霍尔施博士与梅隆博士的专访,揭示出支持者与反对者对转基因食品截然不同的态度《科学美国人》:请问您为什么对转基因作物感兴趣?霍尔施:我对它的兴趣来自于我对农业学术上的热爱,我有一种本能的想法就是如果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改良作物,这将非常有助于农业生产.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品,对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变得更小.利用生物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不但是需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在今后25年的时间里,全球对食品的需求将至少增加50%.《科学美国人》:请问在环境保护方面,转基因技术最重要的好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4.
走向世界--晚清中国海关与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下层社会已经与海外建立多重网络联系 ,近代中国在国家层次上则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充满生机的中外交流建立阶段 ,本文通过对中国海关在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的工作及中国展览的历史回朔说明之。 1 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中国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和派代表出席的世博会。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在此次世博会的成功展览是以洋员为主体的晚清海关首次经办展览事务的结果。海关洋员的筹划、安排和组织使中国展区获得成功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此次博览会 ,海关形成了办理博览会事务的模式 ,使此次办理工作成为其经办世博会展览事务的典型代表 ,同时也体现了其办理工作的双重性质。由于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展览的成功 ,中国政府陆续参加以后的世博会 ,通过博览会展现自我 ,走向世界 ,发现世界。 1 873年中国参展维也纳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 ,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过程本身丰富多姿的面貌  相似文献   
95.
沈兴涛 《时代教育》2007,(6Z):28-28
反思性教学是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思考,寻求提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本文浅谈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实施的主要手段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初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现基本“普九”的宏伟目标中,山西省一直处于中西部地区领先的位置。与此同时,山西省初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初中教育中大量存在的质量、水平不高等现象困扰着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从而也为山西省初中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只有根据省情,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定位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初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保证山西省初中教育的健康、稳定、高效发展,进而才能进一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山西省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7.
98.
一、中国电力建设的发展背景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200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只有0.25千瓦,人均发电量只有1078千瓦时,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1/6到1/10。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我国人均至少需要1千瓦的装机容量。自2003年电力供需矛盾加剧后,国家调整了“十五”电力计划,加大了电力建设力度。从2004年开始的3年间,每年新开工电站建设规模都在2500万千瓦以上。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  相似文献   
99.
"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总体情况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背景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六大工程之一。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网络教育学院的重大支持条件。因此,资源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就是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核心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0.
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1997年至2003年七年间在国家教育部、天津市和天津大学三级教育与教学改革项目支持下,利用自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学科门类齐全与发展平衡的特点,面向未来科技与社会对材料学人才发展的需要,组建面向现代社会发展和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过程与经验。重点介绍了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平台课程的建设、实践环节与教学管理的改革等各方面的实践过程与方法。同时也介绍了结合专业建设进行的人文主义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