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2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31.
一、Essay 的高考背景 美国高考作文Essay伴随着SAT而进入中国语文教育界的视野.SAT俗称美国第一高考(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完全独立于美国高中的教学内容,是进入美国大学最主要的一项考试(有别于美国大学第二高考ACT).该考试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负责组织并实施.SAT考查的是学生学术英语的创新能力,它与中国高考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后者考查的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文理学科的系统化知识水平,而SAT考查的是学生未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将来从事任何学科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学术拓展和创意能力,诸如考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科知识来发现、分析和化解专业问题的学术能力,包括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数学(Mathema tics)和写作(Writing)三种科目的创新能力.作为写作科目的有机组成部分,Essay正是基于这种背景而精心设计的.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分析了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形成及其弊端,阐释了语文新课程的理论基础,着重指出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预期在语文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将得到一次解放,成为“自己的课程”和“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33.
教师的教学研究毕竟有别于专家以前瞻、宏观为特点的纯理论研究,也有别于教研员不直接介入教学一线的专业研究。校本,校本,以校为本。校本教学研究,以“本校”教师为基本研究主体,以“本校”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中心,以解决这种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它具有下述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4.
潘涌 《教育导刊》2006,(6):19-23
本文以西方教育思潮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为宏观背景,评述了中国现代教育的三次重大价值转型,并期待中国教育在本土化与后现代的交融中获得更好的生长态势。  相似文献   
135.
科学的全面发展观潘涌(嘉兴市委宣传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按照马克思的阐述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是个体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理心理基础。众所周知,人的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活动,本质上都是对潜蕴在生...  相似文献   
136.
“师本培训”崭新的师训理念。如何有效地培训新上岗教师,浙江师范大学与富阳中学在合作培训办学中,作了许多探索。在对传统师训模式反思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若干师本培训的原则:尊重差异、珍视特点、关注需求、注重绩效等。其特点是:以中学为基地、以课例为载体、诊断课堂方式和举办教学沙龙。在师训互动和个性化发展方面,有了新的尝试,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7.
一、语文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由教育部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公布,究其实质而言,是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语文指令性课程范式的即将终结和语文新课程的诞生。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该课程标准既秉承了二十年代叶圣陶先生等拟就的《国语课程纲要》中民主和开放的精神,更闪烁着新纪元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138.
论全球化视野中的教师角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球化为宏观背景,指出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创新,进而阐释以“平等中的首席”为内核的新教师观,包括教师要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和学生精神资源的开发。由此而引发教师职业素质的再建构,即发展其包容性和创新性思维素质、现代性和世界性人格素质以及新颖鲜活的教育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139.
该以教育创新为时代背景,从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由此而必然催生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即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促进教学流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每位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为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40.
潘涌 《教育导刊》2005,(3):18-21
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持续推进,显著地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及培训方式,更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和学校行政管理,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