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对广东省佛山市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内容涉及教师应用资源的主、客观条件,各级各类资源库的使用频度、满意程度,影响资源使用的主要内、外部因素,教师日常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方式,资源应用的方式和使用效果,教师对资源的需求和建议等,并通过深度分析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对某高中23名骨干教师的开放调查,及对其中两位教师的在线深度访谈,揭示了阻碍教师利用博客进行实践反思的八种因素,并就其中教师的时间精力、对博客的认识、教学反思力和博客平台的特性四种因素,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3.
多媒体学习的科学探索——Richard E. Mayer学术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理查德·梅耶是国际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文章回顾了他的学术生涯和贡献,评述了其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多媒体信息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和主要贡献,分析了其学术思想的局限,最后阐述了他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4.
55.
人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为了提升人在教育信息化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纷纷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标准并积极地推动实施,旨在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来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中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中教师、学生、管理者三类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方式和内容三个维度,选取国际相关经验和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6.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中教育实践的深化发展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与应用,而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上许多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并积极推动这些宏观政策与战略的落实与实施。通过系统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对“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系列文章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过程进行介绍,进而深入分析了此项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7.
被喻为校园海啸的MOOC以其注册门槛低、资源开放、异步呈现和无约束使用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目的和背景的学习者。但这些特点决定了MOOC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学习者的个别化目的,支持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路径,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开放性、反思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学习。因此MOOC的设计必须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基于这一理念,本文在深入分析MOOC学习本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对MOOC学习的生态设计框架进行建构,对MOOC设计框架的四个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实现这四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MOOC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edX发布的基于其首门"慕课"——"电路与电子元件"的学习研究报告是采用大数据研究教学的新范例。报告对学习者行为的分析和刻画显示了大数据研究的突出优势。从教学研究的宏观视野看,慕课类全球大课堂揭开了一种"大教学"的序幕,并要求教学研究发生范式转变。在教学产业化的背景下,这种转变以大数据为基础,教学研究与教学产品研发紧密耦合,最终推动高等教育向个性化和适应性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59.
"家校通"为何炒着热吃着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校通”目前发展势头很猛,借助这种教育信息化互动平台,家长和学校可以就孩子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进行及时沟通。这也是“家校通”创建的初衷。这种教育信息化新应用推出伊始,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推广、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议。本期“观点”刊登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0.
学生对微博学习应用态度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途径和信息发布平台,能否应用于学习,学生的态度尤为关键。为此,特意选取某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和本科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问卷,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学生对微博应用于学习的态度。结果表明:学生对微博应用于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在男女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龄差异;微博注册时间与对微博应用与学习的态度存在显著相关性;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与对微博应用于学习的态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应鼓励学生尽快注册微博,培养学生的微博学习习惯,考虑学生年龄特征进行不同微博学习实践等,对微博学习的有效应用,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