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国家教育信息化中各要素的有序运行,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变革目标的支撑与保障。近几年来.各国在其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中都将教育信息化管理视为重要领域。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出发.重新认识教育信息化管理:并将关注点聚焦于中观层次——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在分析、反思国内目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接着重点分析澳大利亚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政策,以资为信息化管理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最后文章通过分析多国的发展经验、教训来寻找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新动向,预测我国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下一步发展是走向管理职责和领导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32.
基于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在线辅导教学交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高效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在线辅导教学交互策略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以社会建构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活动理论、交际策略理论和远程教育中的交互理论为指导,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在线辅导教学交互策略,并在三轮行动研究中对该策略进行修订和完善,最后提出"社会临场感建立—情感激励—教学会话—成果分享—评价反馈"的五阶段策略(简称SATAE策略),并通过对单向量表、教师反思日志、教师访谈等数据资料的分析,验证了该策略的应用效果,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交互过程,提升基于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在线辅导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3.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34.
(2011年7月~2012年6月)《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推荐语:半部《论语》解心忧。《论语》是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不朽教育学经典。《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的  相似文献   
35.
围绕人类学习,整合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视角对人类学习进行全方位研究,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学习科学."学习科学新进展"系列论文以国外学习科学主要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为核心,系统梳理和把握国外学习科学研究最新成就,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给养.本文系此系列论文的开篇,重点就学习科学的本质与使命、学习科学的发展演变、研究取向及主要实践领域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系列论文的设计与安排进行介绍,最后论述了利用学习科学与技术变革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6.
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简要介绍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定义、目的与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方法与过程,分析了与其他研究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国外4个案例的分析,总结基于设计的研究共同特征,并对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走向进行了剖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37.
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范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学术水平,破解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与教研创新案例基础上,探讨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设计思路,尝试模型化表达的形式与方法论,提出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双师教学"模式,倡导将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转化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在跨校师生团队协同创新中不断提升网络平台与资源库智能化水平,培养技术、教育与各专业知识技能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生态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38.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模式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 ,又称范型、范式。……在社会学中 ,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 ,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研究形式、理论构架及解释方案。现代教育技术学从产生至今 ,在研究模式上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世纪之交 ,回顾和反思这些研究模式的演变 ,分析教育技术研究模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展望研究模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无论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 ,还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39.
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对CAI教学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回顾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皮亚杰、布鲁纳理论以及凯斯的新皮亚杰主义理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作者认为,信息加工理论是CAI教学设计的微观指导,皮亚杰理论是其宏观依据,布鲁纳的理论是发现式CAI的理论基础,凯斯的理论及教学设计思想是CAI教学设计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研究之内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网2001-2007年发表的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方面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论文数量、地域分布、研究机构类型、研究者角色、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国家精品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特点与分布态势,以期对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机制的后续研究与完善有所助益.研究发现,国家精品课程评价研究的数量在逐年上升,但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同质化趋势明显,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亟待加强;现有评价研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与校际失衡现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均衡发展、分类评价;国家精品课程评价研究主题单一,亟待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与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