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49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方伦理思想可分为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两大潮流。张东荪系统分析了自然主义之快乐论、功利论、进化论和理性主义之克己论、直觉论、厌世论、自律论和完全论等派别之主要观点,对比研究了各派别之优缺点,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出了道德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和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人的信仰,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现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信仰教育观,是高校青年教育的当代主题。  相似文献   
33.
审核评估是强调学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学校自评报告和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审核评估的主要依据。浙江省自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来,始终坚持自主性、个性化原则,做到审核评估与专业评估相结合,发现亮点与诊断问题相结合,学校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要求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基础,积极搭建政府、学校、专家、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以激发正能量为导向,充分发挥评估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资源、鼓舞干劲、增强信心等方面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浙江特色的审核评估新机制。  相似文献   
34.
当前,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建设等,寻求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高校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35.
秦汉以后,司马迁《史记》和"《史记》三家注"对老子其人以及典籍《老子》作者出现了多种说法。原因在于,战国以至秦、汉以后道家学派对老子其人及其思想进行了改造,史家关于老子的记载和注疏反映了这一改造过程。老子真实身份为楚国的老聃(或曰老莱子),其籍贯应为"楚若县厉乡曲仁里人",即今荆门人,1993年冬在湖北荆门发现的竹简《老子》十五篇为《老子》原版,为老聃(老莱子)所著,传世本《老子》为战国李耳所改编。  相似文献   
36.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后,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订立了《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提出了“明人伦”、“穷理”、“笃行”、“修身”的书院理念。此理念既体现了封建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又反映了朱熹对书院教育的认识和基本主张。它对南宋及后世的书院学规,日本、韩国等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近现代中国的大学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张东荪认为知识是感相与格式以及设准等 的产物。判定一种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看它在所对上是否是相应的,在系统上是否是符合的,在未来上是否是有用的。凡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知识就是真理,反之亦然。他的这些观点、看法虽然是对先验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调和,在整体上是错误的,但也包含着新思想的萌芽,引发了我们对知识、知识标准的重新思考,有利于我们全面审视知识和知识经济,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38.
资本经营可作为企业获利的一个手段,也可作为企业的一种产业来经营;资本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日趋加快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资本经营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越显重要,本文通过对企业资本经营的内涵及特点的阐述,比较详尽的分析了企业在开展资本经营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前资本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对策,探讨了资本经营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实际资本经营有效运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9.
恋爱已成为大学生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和类型也良莠不齐。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加强对大学生的受情教育,是高师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腐败问题进行再次思考.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构成了腐败的动力基础,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公共权力的异化)是造成腐败的体制根源,国有资源产权不明晰构成了腐败的诱致性因素,腐败活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危害.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需要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更需要降低公共权力的可租性;建立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彻底变革、透明行政审批制度,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