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师生合作共同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指令告示也,显然是一个动词,而且是及物动词.它必然有动作的发出者,即主语;也必然有动作的接受者,即宾语.谁指示谁?一般用于上对下,在教学领域,不言而喻,当然是教师指示学生.指示什么?不外乎学什么,怎么学,应当达到怎样的水准,得出怎样的结论等等.指示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指示,按指示办事,达到指示所要求的预定结果.从传统的观念看,认认真真发出"指示",一丝不苟监控"指示"的落实情况是教师的职责;老老实实接受"指示",不折不扣执行"指示",则是学生的本分.原因是教师总是视自己的经验、学养、见解绝对优于学生,是"道"和"业"的占有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他们的心目中,学生是"道"和"业"的匮乏者,"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所以,在学生面前,教师永远是教育者,犹如带领着一群迷途的羔羊;在教师面前,学生永远是受教育者,必须惟教师马首是瞻."非指示性"教学理念对此来了一个颠覆,因为它们基于完全不同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22.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言语形式是语感所以生成的“本”和“源”,阅读文本,就是接触、咀嚼、品味、揣摩、感悟文本的言语形式。当前语文课堂上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相当严重,金圣叹所言“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的  相似文献   
23.
这是训练学生认读单词能力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一些单词卡片或图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单词并说出其中的意思,或将图片上的单词读出来拼出来,读对说对拼对的给该组记10分,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相似文献   
24.
语文课是语文实践活动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纠正目前语文教学领域普遍而严重存在着的非语文、泛语文现象,有必要再次强调"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语文质的规定性,进而明确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等实践活动是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语文实践"和"语文训练"虽有联系,更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5.
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看语文教育60年的理论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30年语文教育几乎没有什么理论,更没有什么争鸣,要说有什么理论的话,大多数也只是文件和文件的说明,是相当典型的一元化。这一元化的一元,  相似文献   
26.
王尚文 《知识窗》2008,(9):14-15
相同的机会,不同的想法 柏波罗和布鲁诺一直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可以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  相似文献   
27.
千百年来,人类对茫茫宇宙充满了无限神往和遐思:嫦娥奔月、牛郎织女、阿波罗、赫尔墨斯……在创造了许多神话和奇迹之后,人类走出地球的热望与日俱增。最近在上海举办的“当代世界  相似文献   
28.
一年前本刊发表的“非指示性教学”与“非预设性教学”课例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年来我们陆续选登过一些讨论文章.今天再次关注它,是因为这种大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触及了当前课改中老师们普遍关注而又不乏困惑的一个十分重要却远未解决的问题:到底该怎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怎样让学生进行真正而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当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时,老师该做些什么,又怎幺做?学习他人先进的东西,关键在于学其思想,而不是学其形式。同样的思想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字面上的纠缠对于译文来说常常是没有意义的。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9.
在数学中,如果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能注意进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的话,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会有帮助的。本文就中学数学中的换元法进行一些初步探讨。换元法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把整个式子中的一部分视作一个量,用一个字母(变量)去代替它,从而将一个复杂式子  相似文献   
30.
说“让学”     
我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6期曾发表过《应当比学生更可教》一文,文中引用海德格尔的有关论述,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现在进一步来探讨“让学”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