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问:白炽电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灯丝为什么选用钨丝来制作? 白炽灯就是普通的照明灯泡,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其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以上)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物体温度达到1700℃以上发白光,这种状态叫做白炽状态)时,就发出光来.  相似文献   
62.
古人将王维柳宗元的山水诗同划入“清”的范畴。其实二者的美学趣味和其山水诗的美学形态相去甚远。本文以唯物论反映论的审美原则,主要从政治遭遇和现实处境上探究二者相同和不同及所以不同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63.
在科技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独立与合作、课内与课外等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求知精神等。  相似文献   
64.
王志清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3):24-27,40
通过田野调查,引用调查对象谭振山的第一手口述资料,描述并介绍了“谭振山民间故事”的讲述现状与传承困境。通过“给故事家讲故事,构建故事讲述情境”的实验,尝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间故事的发展策略,为解决当下民间故事的传承困境提出个人的设想。  相似文献   
65.
禅宗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一经诞生,便与中国山水诗给下了不解之缘。在诗禅相互交替、洽融契合中,强化和浓缩了中国文化中本来就很发达的“悟”的因素,使山水诗走上前台,成为名旦,揖别了效颦自然的幼稚,出脱得令千古诗人们心荡神摇而苦苦痴迷。铃木大拙在《禅与生活》中指出:“禅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看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札”而诗歌,则是人在其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生命意识的内敛与外释的艺术。这两种“艺术”,都属于真正的哲学意义肝的超越,都是建筑于超脱现实功利的价值体系之上、而潜入心灵和宇宙之内的艺术。最早也是最佳地以诗歌…  相似文献   
66.
听完一节课,我走出教室,听到背后传来急促的呼喊声。转过身,只见Z老师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这个班我是没法教了。刚才的课上做填空练习——()的夏夜。小李填的是炎热。我说不对,他说,怎么不对了?怎么不对了?如果我从  相似文献   
67.
笔者一直以为,千古第一等文字,皆性情文字。这原本是就文学而言的。想不到在读了王业隆先生的通讯报告集《我的海南岛》之后,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或者说。王业隆的新闻写作也具备了文学的某些重要素质。我是为他的性情文字所深深打动的。  相似文献   
68.
西方文艺鉴赏论排斥“味觉”的参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则大量地出之以味觉体验的形式,其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69.
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卫生缺少预防和防卫,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较差,身体素质弱,工作能力差等方面的缺陷。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0.
李白最先大量创作金陵怀古的诗歌,引发了金陵怀古之风气。从原型批评看,金陵已超越了它自身,由单纯的地理文化的名称,变成象征意味强烈的意象;而李白的金陵怀古,也由一般意义上怀古篇什,变成了一种具有特殊美学意义和价值指向的意象。由李白开启的金陵怀古,加深加厚了金陵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因而,今昔巨大落差的金陵,以及金陵怀古历代不绝如缕的咏叹,不仅仅积淀为诗人心理结构中的深层记忆,也生成了类似经验性的审美刺激和特有的审美指向。因而,李白首先创造的文学金陵意象,便也具有了特殊地位与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