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1.
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都是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前者关注的是学习的外部过程,后者关注的是学习的内部过程,两者可以互为补充.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异同点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将两者互相融合、共同指导网络时代学习的基本思想,并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如何对库存资源进行分类、如何发动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如何有利于教与学以及如何做到资源共享等问题。加强资源库的检索与导航功能、完善组合平台、发展积件库、制定必要的政策与规定对解决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知识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其特有的教与学系统而实现的。以往各种教与学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了教育教学的部分本质。知识嫁接学说试图综合各种教与学的理论成果,从更开阔更全面的视角来阐释教学的过程和本质。该学说认为,人类的个体知识就像一棵具有三级结构的"榕树",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对知识树实施"嫁接"的过程。在网络时代,知识嫁接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嫁接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知识之间的亲和力,掌握知识嫁接的时机,对不同种类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嫁接技术。在人类知识的传承过程中,复制与模仿是知识嫁接的重要方式之一,知识嫁接成功的标志就是知识由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今天的教育教学应该将自下而上的学习与自上而下的学习结合起来,以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54.
西蒙斯在其关联主义著作中描述了网络时代知识的"去中心化"现象,即网络时代的知识不再是由权威的学者和编辑提供的、高度结构化的完整体系,而是由众多网友提供的、数量庞大的信息与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去中心化颠覆了由他人(专家、编辑)形成的连通,并允许个人拥有以他们发现的有用的方式连通知识的能力。"打个比方,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知识好比玩具制造商制作的已经装配得很好的玩具,学习者在收师的指导下,将这些玩具重新拆解再进行复琢,以完成学习的过程;网络时代来临之后,学习者面对的是汹涌而来的各种零部件,其中很多零部件还未最后成型,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才能使用。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头脑中的卡句想,选择其中对自己有用的零部件,建构自己喜欢的新玩具。  相似文献   
55.
李康之惑     
广州大学的李康教授作为我们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来中山大学参加硕士答辩时,讲了他自己的一个困惑:在教育信息化初期阶段,我们主要是建网、建平台、建数据库,当时感叹网上和平台里,没有多少教育教学资源,就像高速公路上没有汽车和货物一样;  相似文献   
56.
王竹立 《今日教育》2014,(10):33-35
教育研究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科学实验,是把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的办法搬到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对比研究。第二种是理性思辨,是指通过理性的思辨来得出深邃的结论,这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57.
大学扩招以来,高校生师比持续上升,大班教学、多校区办学已成趋势,给各校造成了师资、交通、管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压力。为了探索一条适合目前高等教育现状、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出了“3个1”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试验,对教学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