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726篇
教育   2199篇
科学研究   117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2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科学家是科学信息的重要来源,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发现者和创建者,在传播准确信息、避免科学谬误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无论是从行动还是从效果而言,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一直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本文以科学传播领域近年国际研究进展为参照,对比我国科学家的现实状况,从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驱动因素、与公众和社交媒体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传播能力培训情况这三个方面出发,对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研究图景展开分析与评述。结果显示,在驱动价值层面,社会责任感、乐趣驱动等内在因素以及社会认可度、群体归属意义等外部激励因素共同作用于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的结果,但总体看来,时间和经费有限、缺乏同事支持以及科学传播评估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阻碍,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管理体制予以支持;在互动关系层面,科学家通过与公众和社交媒体的互动来传播科学,科学家的知名度、可信任度、权威性、传播风格、公众感知关系等是影响公众对科学认知的重要因素,然而,尽管科学家主动尝试改善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媒体的分歧和缺乏默契配合也让他们的科学传播努力显得势单力薄;在能力提升层面,相关科学培训项目特别是源自于美洲的培训推动着科学家来提升自身进行科学传播技能,但是一方面,这些项目的效果评估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因而争议不断;另一方面,学者多是将项目培训师的观点、背景及培训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定性分析讨论,未来有待于在参与动机、影响因素以及培训效果方面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科学传播工作更显艰难、相关的研究进展也更为滞后。因此,建立详细可行的支持政策、划分科学传播实践对科研事业的贡献比重、打造系统化的科学能力培训项目都是助力我国科学家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总之,立足国际视野下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整体面貌,找寻其面临的阻碍和存在的短板,将为改善我国的科学传播现状提供现实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2.
公民科学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程度以及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指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反映了建国以来这些因素的聚集结果。基于2010-2020年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构建“年龄—时期—世代”模型,探讨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变迁的贡献情况。研究发现,世代效应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教育事业发展使年轻世代为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提供增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足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时期效应;而个体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也存在显著影响作用,青少年是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中老年对科学素质提升产生制约性影响。通过解析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素质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3.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企业投入产出数据,综合运用BCC-DEA与超效率SBM模型对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产业效率进行分解测算,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Epanechnikov核函数和绝对β收敛模型,客观地揭示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产业效率的动态演化及收敛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中国数字经济产业总效率高于美国,但其增长率低于美国同期水平。(2)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产业总效率的改进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的提高,纯技术效率影响有限。(3)从核密度分析来看,中国数字经济产业效率双峰特征明显,有两极化趋势;同期美国数字经济产业效率核密度右移趋势显著,无双峰特征。(4)中美两国数字经济产业效率均存在绝对收敛现象,预计中美之间数字经济产业效率实现稳态均衡的时间约为42.3年。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4.
农村集中供水水源经处理后要经过一定距离的供水管网才能到达末梢用户,在期间供水管网是个巨大的反应器,水质在其内容易出现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因此研究农村集中供水管网中水质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非常有必要。本文设定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为:早、中、晚饭时间间隔,通过检测供水管网中不同停留时间内水质指标变化,拟找到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与水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5.
在杂技艺术的演出实践中,杂技形式、技巧的创新,是我们久谈不衰的话题。反映到理论领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对杂技形式和技巧在创新中的不同作用,作一肤浅的论述。一、纵向继承在杂技艺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辩证法要求我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运动,其中包括一切物质形式和思维形式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66.
给刘翔的信     
夜堕落 《新体育》2014,(10):107-107
翔哥: 我是一个和你一天生日、一个姓氏的小女孩。 2004年.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你得到了奥运金牌。那时我还没上小学.但清楚地记得你冲过终点时爷爷和爸爸那激动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7.
全部为黑先 D级为业余低段,A级为业余6段或更高  相似文献   
16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手持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社会化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逐渐兴起.为了调查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以及此教学方式是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有效性,通过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微信平台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互,能够及时反馈学习结果等.  相似文献   
169.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考常考的一种题型。中考试卷中对于成语运用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正确或不  相似文献   
17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总觉得这句话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打个比方,许多迷上电子游戏并成为电玩高手的学生,是从围观开始的,之后是亲自动手玩,慢慢地会了,熟练了,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是参与的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借鉴其中的奥妙,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