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问题85年春,经国务院比准,绵阳地区撤销,建立绵阳、广元、遂宁三个省辖市.隶属绵阳地区的绵阳教育学院随之成为省教委直属学校并更名为川北教育学院,其成人高校的性质和面向绵阳、广元、遂宁培训提高在职中学教师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乡土志是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乡土教材的发端,随着地域不同其纂修情况也各异。贵州乡土志出现于清末,受地方志的影响。整理清末及民国时期贵州乡土志,评述其纂修特色,对研究贵州地方性知识,探讨贵州乡土教材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育经济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把发展教育视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手段有长远的历史源流.不仅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对教育经济的朴素描述,以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此也进行了详尽地阐释,并且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这些学术思想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教育经济的理性认识,丰富了教育经济理论.而且既为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对职业教育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要生存、发展,就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院以学分制教学改革为契机,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资源,挖掘办学历史积淀,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与技能并举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设之路,逐步形成了“三本四寻”的办学理念和“以能力为本位,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5.
所谓“民间性”学习行为,说出来其实也简单:即有别于教师教授、学生学得这一传统学习途径的学习方式,有点“体制外”的意思。产生学生“民间性”学习行为的诱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一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教研机构,我市教研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两年来,我们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围绕“一个中心”,搭建“两座平台”,落实“三项制度”,抓好“四种模式”,全面、扎实、稳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7.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它们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如果说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那么,量子力学的创立则标志着人类对物质运动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人到了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创立经历了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的近30年的发展历程,量子力学创立以前的量子学说统称为旧量子论,它主要包括: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张九宗初探     
张九宗是遂宁历史上的早期历史文化名人。他超凡脱俗、颇具远见卓识,有着重大建树,是非同凡响的政治家、教育家。他彪炳史册,功垂千秋,光耀万代,值得从生平事迹、为政主张、相应政绩、相关著述,特别是创办九宗书院、开坛讲学、培养人才、弘扬儒学、教化民风、兴文学、重文化、撰书碑铭等方面入手,全面整理发掘和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农业大国和穷国,“三农”问题十分突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走党中央、国务院指引的“三化”之路.其问最重要的是人才问题,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更新观念,准确定位,以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正确处理好诸多关系,迅速改变现状,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十二月五日,是川北教育学院诞辰四十周年暨“教育大厦”落成的大喜日子。四十年的艰苦创业,铸就了校园面积达110亩,固定资产总值3000余万元,各类设施成龙配套,各类专业达20余个,院内外在籍学员8000余人(含“三沟通”,其中院内全日制学员有1600余人),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2,5万余名的辉煌成就。四十年的艰苦创业,凝炼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十五层。教育大厦”的落成,正是这种校园精神和辉煌成就的又一象征和标志。为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