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校园伦理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伦理”与教育伦理、校园文化等概念虽有密切联系,却又具有不同内涵,它是校园内部发生的神圣而有人文本性的伦理关系总和,将其作为独立命题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在强调教育共同体所担负的教育责任的同时,突出校园伦理主体精神对话的意义。校园伦理的主体、宗旨和活动方式均不同于其它社区中的伦理,它具有独特的引导校园文化建设、人际关系调节和育德、育人方面的功能。在校园伦理建设中,要重视核心价值与主要责任关系定位、不断提升校园伦理品味、处理好校园伦理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育能力?从教育实际工作方面来看,主要应该具备:一、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体察学生的思想、情绪以及各方面的情况。这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二、对教材进行教育加工的能力。即对已有教材,要能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并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三、组织管理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在一个健全的集体之中,善于确定管理的目的和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与检查。  相似文献   
93.
问:我们经常讲到“教学过程”这个术语,能否请您谈谈究竟什么是教学过程? 答:这是教学论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对教学过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时间跨度有联系的,有这样几种理解: 1.指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或大学毕业这一长期的教学过程; 2.指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3.指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成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 4.指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上述情况如果作为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来理解的话,可以说,每一高层次的过程,依次包含着低层次的过程,或者说是由一系列低层次的过程所组成。问: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有没有共同性? 答:当然有。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依据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94.
帮助未成年人确立正确的荣辱观,需要全方位的教育实施,需要全社会(包括家庭)的关心支持。从学校教育来说需要把荣辱观的教育培养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中:包括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专门的道德教育活动;与其他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教育活动结合;营造良好的道德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校园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95.
世纪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日益走近2000年。 20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它不仅是新世纪的开始,而且是新的千年纪元的起点。不论过去和未来,不是每个世纪的人们都能遇上千年转换时刻的;而我们这些在当代生活着的人们,却有幸遇上这千年轮一回的时机。 2000年,作为未来的象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心态,激发着人们对它积极的思考、谋划,引发起人们对它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对我们国家来说,从现在到2010年,正是建  相似文献   
96.
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内涵   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即指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也就是指符合中国国情或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教育的理念、心理教育的体制构建、心理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等.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就是寻求我国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和实施体系,包括心理教育的理论、指导思想,心理教育的目标、任务,心理教育的内容、方法,心理教育的组织形式,心理教育的队伍建设,心理教育的领导等,这些体系都应当适合我国的经济、文化、心理教育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98.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华 《中国德育》2006,1(5):3-6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都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先于知识产生,价值传递浸润在生活的土壤中,口耳相传、口头宣讲比书面语言具有更直接的道德影响力量。希望“明德讲堂”能够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窗口,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积累一批有学术含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
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向各地印发了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实施措施,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纲要》的发布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编辑部特邀部分同志就如何正确认识、理解《纲要》的伟大意义,如何贯彻落实《纲要》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这些同志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加以整理,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勤俭”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勤俭教育”是经济教育的一项内容,是传统课题,也是现代课题,即使到21世纪仍然是必要的。 一、“勤俭”的现代诠释 “勤俭”作为“中国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源泉”;作为“中华和东方民族伦理中的精华的首要的和本质的品格”,反映了我们民族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仍然应依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来把握现时代“勤俭”的内涵。 1.勤劳与效率的统一。传统的勤主要是勤劳、耐劳、苦干、拚命干、硬干。而现在我们讲“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