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64篇
科学研究   177篇
体育   107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的开发越来越复杂,为了能够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最终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在这个过程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常用的CASE工具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2.
聂小涛 《新高考》2010,(2):44-45
定语从句是中学英语语法中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要熟练掌握好定语从句的用法,必须区别以下九种易混易错形式:  相似文献   
143.
数学离不开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4.
文章提出理工类大学通识课程设置必要性观点,尤其强调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指出:通识课程门类多样,为学生兴趣发展、就业方向、素质培养提供了保障。素质教育不仅表现在知识层面,还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精义、文明成果的继承发扬上,学习就是思想改造的过程,通识教育在精神品质上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磨炼意志、建设好精神家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自我更新、不断提高发展的能力,学用结合的能力,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前进的能力。各门类课程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又能在思维创新、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等方面激发培育学生,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5.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普及运用,教师运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辟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6.
147.
从网络英语教育迅猛发展背景下的情感需求和网络教育文化内涵切入,阐述情感在网络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基于网络教育文化的英语教学情感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网络英语教学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情感设计、网络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情感元素的融入。  相似文献   
148.
雨慢慢地下着.又细又密。你落在我的身上,当我要抬头寻找你时,却看不到你的踪迹;雨慢慢地下着,又细又密,你滴落在地面的水池中,荡起阵阵光晕,当我抬头寻找你时.还是看不到你的踪迹。  相似文献   
149.
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这要求我国政府变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比较,总结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中的不足与缺陷,创新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0.
【背景】《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中,带“刂”的生字较多,如“刑、钊、制、剧、创”,它们大都代表了一种力度,一种精神,这正好与本文的思想吻合。所以,在学完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后,进行“刂”的书法指导,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明白在写字之前,要先读帖,明确读帖的重要性;二是掌握“刂”及带“刂”的字的书写方法,并且掌握这类字的思想内涵。在达到这两个目的的前提下,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历史,渗透真诚、严肃地对待汉字的思想,并且通过书写,感受汉字独特的神韵,热爱汉字,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