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41.
42.
本文把英语短剧表演与动态语境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从英语短剧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3.
读三毛的书,常会恍惚看见那个散着头发的女人,在撒哈拉沙漠的深处行走,风扫起厚重的尘,而她唱着古老的歌.那是我日思夜想的远方,在她的足迹里像金色的沙粒一般灼灼发光.我也曾幻想自己站在马德里的黄昏里,夜幕像一张毯子,温柔地向我覆盖下来,将我包裹住,或者躺在地中海的归船上,在晨雾里听遥远的钟声. 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自旅行,是在17岁的夏天.凤凰花开得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时候,我背上行囊,抱着单反,踏上轰隆隆的火车,带着滚烫的热忱开始旅行.不过五天时间,却像开在我黯淡平凡的青春里一朵孤独美好的花,耀眼了整个年华.  相似文献   
44.
一句热心的问候,温暖心扉;一个善意的举动,充满关怀。彼此打开心灵之窗,让善意的阳光照射进来,生命因此而阳光满怀,世界因此而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45.
肖宇 《新闻窗》2014,(6):24-25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职业的产生又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46.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本文从数字时代教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出发,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中国2009-2018年的教育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构建了一个以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主要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教育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近年来有改善的趋势,但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东中西部差距较为明显的事实依然存在。就影响因素而言,需要依托技术改善和走数字化转型之路。考虑到教育服务业特殊的公共属性,还需要把握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据此,作者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服务业融合发展,防范数字鸿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7.
不忍离湘西     
仿佛梦一般的,突然地,就置身于那块美丽神秘的土地。 先去凤凰。爸爸的朋友开车送我们,从吉首出发走了两个多小时,全是弯弯绕的山路。开始还有说有笑的,后来撑不下去,把耳机一塞,闭目养神起来。 去了黄丝桥古城,去了南长城。总是忙着拍照、取景,长城只爬到最高点就没往前走了。妈妈让我用手去摸石墙,炙热的阳光,触手处却是令人爱不释手的冰凉  相似文献   
48.
“明堂”是中国古代经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礼记》之中有《明堂》篇,其它的经典也涉及明堂问题。传统的经学理论自战国秦汉以来,不仅渗透于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中,而且被道教所吸纳,成为道门中人建构养生技术的一种符号框架。不论是道教的内丹术还是存想养生法门,都打上了“明堂”的思想印记。  相似文献   
49.
肖宇 《小学语文》2008,(1):115-115
为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标准体系,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证提供依据,国家汉办日前发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标准》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为: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汉语知识与技能和外语知识与技能两个标准;文化与交际,包括中国文化与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研究两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策略;  相似文献   
50.
老子《道德经》有个重要命题,叫做"圣人为腹不为目",以往许多人直观地把"为腹"解释为"填饱肚子",不使自己饥寒交迫。我认为,老子的"为腹"讲的是一种功夫,代表一种生活态度。这就是把注意力由"外"引向"内",专注于性命心地的修养。为此,他告诫人们不要被外在色相所迷惑,而应该防止情欲的干扰。唯有如此,才能进入诚明感通的内观状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这种生命技术对于当代人们的心性修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