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简称“三进”),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需要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实际,回答好“为什么进、进什么、怎么进”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宏观上分析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其基本思路是把纵向的历史的研究与横向的内在逻辑的研究相结合;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著作的研究、党的文献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讲授这一课程,应当明确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地位,厘清与其它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把握其教学目的、教学体系和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努力实现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机转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民革命的思想,在国民革命的性质、动力、领导和前途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独秀关于国民革命的思想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内容的缺陷也影响到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代伟人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中共同拥有的最核心的部分。但是由于思想的差异,毛泽东对社会发展的探索却严重受挫。本文通过论述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扬弃,实现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让中国人“富”起来的历史使命,阐明了邓小平对社会发展战略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联系实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密切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要分析典型案例,要有针对性地做到有的放矢,要全面联系实际而避免以偏概全,要以正面案例为主、避免产生负面影响。联系实际还要注意避免就事论事,要提高教师驾驭理论和实际的能力,避免联系实际的庸俗化。  相似文献   
17.
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讲好这一课程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讲授这一课程,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构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转化。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谈自学《中国革命史》的方法肖贵清《中国革命史》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就应该根据这一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好学习方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为自考学员授课和辅导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整体,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其内涵的几大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从横向的逻辑发展来看,这几大理论成果都是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在于,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设计了未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框架,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