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学区意识,是由中小学就近入学政策及有限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对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的选择与认同.学区意识导致并激化了教育中的功利意识、阶层意识、"门第"意识、形式主义等诸多负面效应,进而背离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针对学区意识,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消解对策.  相似文献   
42.
正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课就以贴近生活、内容丰富而倍受教师的赞扬与肯定。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却呈现出不应该有的冷场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缺乏细致观察、疏于思考,对前沿的科学现象又无欲追求、懵懂无知,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身边事反应不热切、讲的前沿事也不兴奋。这反映出农村的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缺乏有效的广泛阅读,不能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为了扭转这种弊端,在近几年的科学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紧紧抓住"读、看、思"这三条主线,  相似文献   
43.
44.
胡金平 《新闻世界》2009,(3):133-134
2008年8月,本刊曾报道了我省南陵县弋江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概况,这个美丽富饶的江南名镇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坚持领导下成绩瞩目。而今,经过大半年的发展,弋江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日前又走访了这个闻名江南的千年古镇。  相似文献   
45.
当管理者完全屈服于经济压力而不顾及教师的尊严时,教师的职业热情将消失殆尽时下,不少在职业院校工作的教师对待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有的甚至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有能力使自  相似文献   
46.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三十余年,高考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伴而随的是对于高考政策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而且所评说的主题、运用的学科视角、使用的话语体系等也发生着极大变迁.对于高考政策研究所呈现出的这种变化,固然与政策自身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政治文化的影响、政策合法性危机以及研究群体成分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季瑾  胡金平 《生活教育》2011,(12):32-36
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现代发展进程中逐步生成并日益壮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原本生活在安宁淳朴但又被现代化视为落后的乡村。由于社会资本的匮乏和发展机遇的阻滞,一部分农民开始试图摆脱自己的“农民”身份,实现一种公民角色的社会性流动。  相似文献   
48.
胡金平 《新闻世界》2008,(8):121-122
弋江镇位于南陵县东部,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弋江畔,南靠黄山余脉,北邻长江之滨,距离县城15公里,318国道穿境而过,是沿江开放城市芜湖承接长三角经济圈发达地区辐射的前沿。沿镇东流淌而过的清澈见底的青弋江。曾是古徽商北上创业的水上通道。而今,她继续滋润着两岸几十万亩耕地,养育着数十万儿女。全镇面积159.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9.
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实学教育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蜚然海内外。考察张伯苓的实学教育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实学精神,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教育信念、开放的文化心态、立足现实、遵循教育规律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0.
班级场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领地.班级是由学生构成的独特的社会组织,教师以局外人的身份涉入班级组织.规训现象在班级场域中已然泛化,教育的本真诉求被掩盖.班级场域中的规训主要体现为偏控制性的规训.从对身体的摆布和监视、对言语的设置和控制、对精神的干预和规训三个维度揭示班级场域中存在的对学生的控制与规训现象,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继而进一步指出矫正性的理想教育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