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前,大多数的“评优课”很难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如何真实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每次和一线教师交流,我几乎都会听到类似以上的说法和困惑。这种说法背后首先反映出教师对当前“评优课”的不满。细细询问便发现,不满主要是针对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评优课大多是集体备课的  相似文献   
12.
芦咏莉 《班主任》2014,(12):52-54
做事磨蹭,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行为。很多老师将之定义为"行为习惯不好"。究其根本,乃是"时间观念不清晰"及"对他人不尊重"的表现。于前者,老师们很容易理解,毕竟磨蹭与时间有关;而后者,则有可能觉得夸大其词了。其实不然。毕竟当前这个社会以与人合作为前提,我们每个人都是工作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做事磨蹭,势必会导致下一个环节中接手的人或者与我们同行的人"不得不等"的现象,出现扰乱别人计划、进度的结果,而这又是那种并没有提前打招呼获得理解与许可的,且可以避免的问题,所以,不论行为动机,单就行为结果来看,很自然地就可以被视为“对他人不尊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中德两国461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分析两国中学教师的创造性学生观和创造性培养观.结果显示:在创造性学生观方面,中德教师对于创造性学生本质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与德国教师相比,中国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特征的认可程度更低;在创造性培养观方面,中国教师在开放性、探究性、独立性和坚持性的培养观上得分更高,而德国教师在想象力和挑战权威上的得分更高.这提示,在新课改教育要求和传统教育文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教师的创造性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优化.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北京教育》杂志为我开设了专栏,我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心目中的课堂教学》。对于文风和选题仍颇有些忐忑,我就转发给几位朋友,请他们指点。在一片认可声中,有一位朋友很中肯地说:好像少了学生。我顿悟到,在一切都倡导"将学生放在正中央"的当下,我在课堂教学的思考中却唯独没有提到"学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意见,也恰恰是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二小")的课堂中最有魅力的部分。于是,第二篇我就想专门谈一谈"‘二小’课堂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故事完成测验考查中学师生冲突应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不同冲突情境下教师应对行为的特点不同,低冲突情境下以合作为主,中、高冲突情境下以强制和合作为主,可见冲突情境是影响师生冲突应对行为的因素;冲突认知对三种冲突情境下的应对行为都有影响,是影响冲突应对行为的核心因素。教师应改变师生冲突认知和师生关系观,采取具有积极意义的合作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16.
<正>接到《中小学管理》编辑部的邀约后,在小学生活与工作的种种就在我脑子里回荡不已。有很多话要说,然而从哪里开头呢?思来想去,我选择了大家最常追问我的那一点:大学教授的生活与小学教师/校长的生活,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你后悔吗?同,又不同。相同在于,都是我热爱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7.
芦咏莉 《班主任》2013,(7):54-56
作为老师,不知道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是否遇到过这样一种学生,对错他都知道,但就是屡教不改,而且“油盐不进”、我行我素。有的虽不惹是生非,但非常颓废,万事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令人看着就心疼;有的明知当下的做法不对,但就是梗着脖子,一副“老子要你管”的横样,令人无可奈何;还有的明知别人是恶意嘲弄,却仍嬉皮笑脸,如小丑一般任人捉弄,真让人“恨铁不成钢”……这些都是“自暴自弃”的学生。说到“自暴自弃”,其核心词就在于这个“自”字,即心理学中常提及的“自我”。自暴自弃的学生,其实就是自我概念低的孩子。他们最突出的心理特征,是“无价值感”或者“低价值感”。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认为自己无能或能力低下,或者认为没有人在乎自己。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其中之一就是性别角色。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发展中,男性与女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彼此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同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中,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行为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期望。如,温柔、体贴是女性的标志,而粗犷、豁达则成为男性的标志;女生从小喜欢玩过家家、毛绒玩具,喜欢蕾丝花边、花裙子,男生从小喜欢户外奔跑、车刀枪玩具,喜欢拼插与拆装。这其实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渐演化出来的男性与女性的行为特征。也正是有了这些差异,这个社会才显得缤纷万千,充满着惊奇和惊喜。  相似文献   
19.
北京某著名中学初中部主管校长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24×(1/2+1/3+1/4)① 面对这个式子.来申请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几乎都能做对,从而表现出他们似乎基本相当的数学功底.然而,当把上式转化一下,有趣的结果发生了.  相似文献   
20.
<正>“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因材”是“施教”的依据和前提,“施教”是“因材”的反馈与结果。“因材”与“施教”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间不可缺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理解、尊重和关怀。如何辨别儿童的个性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激发出每一位儿童的发展潜能,是“因材施教”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