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数学解题的本质(化条件为结论)是一种矛盾的转化,而命题转换是矛盾转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数学解题的过程就表现为命题转换的过程.由于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向对立面转化就成了命题转换的根本方向和途径.下面介绍有操作意义的命题转换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在用人、用兵上谨小慎微,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刘备托孤后,孔明大权在握,人人不放心,事必躬亲,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后主刘禅也不必烦“军国大事”,只管“吃喝玩乐”,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以往对数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偏重于学优生,而忽视了基本知识学习都困难的资源生——他们是教育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下移数学教学活动重心,努力提高资源生的数学学科素质便成了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 在证明i=1∑^n ai>=<f(n)(或i=1π^n ai>=<f(n))时,若不能直接求和(或积),我们则是设法将an放缩、裂项,使i=1∑^n ai(或i=1π^n ai)相消后合并成一项或几项和(或积),再证明>=<f(n)的,但放缩程度很难把握、裂项技巧性又太强,常常因找不到放缩、裂项的途径而导致证明的失败.如何找到放缩、裂项的一般途径呢?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多年的立体几何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学生在学完立体几何后,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相关的立体几何问题,却对一些几何体中极其明显的线面等关系怎么都理解不了,空间想想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立体几何教学的思考.一、对立体几何问题的分析郑毓信先生关于概念心理表征的特征之一"相关性"告诉我们:就同一个体而言,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高中学生技术素养培养情况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及其家长愿意接受技术教育,但受现有招生考试制度的制约,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还不能真正地重视技术课的开设和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改变技术课程开设方式,寓科学于技术,让学生及其家长看到技术课程的学习对科学学科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才是技术课程开设走出困境的最好出路。  相似文献   
17.
考试中,有时学生的解题方向明确,思路顺畅,结论却是错的,信心严重受挫.应试者若能对解出的结论(包括过程结论和终结结论) 的正确性及时监控,既可堵漏拾遗,减少失误, 又可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就容易考出好成绩. 本文用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在生活(或故事)中,经常看(听)到人们用"司马光砸缸"那样的反琵琶的策略,巧妙地处理了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用类似的策略巧解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没有充分理由区别的,就可能是不必区别的“,这就是被拉松(Larson)称作的“非充分理由“原理.由非充分理由原理可以知道:条件是对称的,则结论也应符合对称要求;任何对象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一族对象都具有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在教学数学选修内容《矩阵与变换》时,往往只着眼于用它解决相关的高考附加题,忽略了它在处理其它数学问题中的独特功效.对于平面上两个平行向量α、β,设β=λα,在矩阵M对应的线性变换T的作用下,M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