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作业展示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业展示性评价可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激励性、过程化、感性化、互动性、自主性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符号化、感性化、互动化的展示性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个性化、生活化的作业。作业展示性评价也是档案袋评价与期终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苏州大学为例,实验材料平台已经搭建成功,并且效果显著。不可否认的是,平台的成功离不开相关从业人员的维护,后期的成功运营也要依赖于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后续制定针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激励措施迫在眉睫,也保证为科研提供的支撑服务无后顾之忧。因此,本文提出了几条切实的激励机制,希望能为该类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
试论研究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由原来的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这一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必然途径 ,更是促进学校发展、实现“科研兴校”的需要。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个性化的实践智慧、创造性的反思能力 ,并能在实践中把这些能力加以灵活运用。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易事 ,可尝试用教育行动研究、校本培训、案例教学研究等几种模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4.
蝶啊蝶     
蒋芸 《阳光搜索》2005,(2):39-39
我看到一只蝴蝶,那灰黑色的翅膀轻巧地一扑一合便停留在一辆红色的跑车上……  相似文献   
25.
半年前,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班,小丁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常能在第一次接触时,就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有两类:一类是才思敏捷能力超群型:另一类是破坏课堂纪律能力超群型。很不幸,小丁就属于后者。平心而论,小丁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但是过于好动的天性和散漫的行为,使他成为老师课上“关照”的重点。  相似文献   
26.
信息技术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网络平台、仿真实验和电源控制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考核等各个环节。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体系,进行高效有序的开放式教学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7.
蒋芸 《考试周刊》2011,(21):176-176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构建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单一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
蒋芸 《考试周刊》2012,(77):168-169
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含义与构成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在其建设理念上的误区.并结合对校园景点的类型阐述,给出了如何利用校园景点来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9.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的实践及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作为教育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调动本科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重要作用。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具体情况,对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30.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双一流”背景下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展项目的具体情况。基于专业和兴趣的选题方式、组会制的运行模式、分阶段的项目评级、与评级相联系的经费使用制度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并改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