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4100篇
科学研究   576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308篇
综合类   162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80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中国的网络媒体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将越来越国际化。这会表现在资本投入、技术应用、产品服务、管理形式等许多方面。这种国际化,最终会使中国的网络媒体通过市场化的锤炼,全方位国际接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真正汇入全球化大潮。  相似文献   
72.
73.
74.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文章首先对小学生问题意识匮乏的原因进行了总结,然后从课前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课前与家长合作三方面论述了课前预习中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5.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农立国"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即由"农业立国"转向"农村立国",由单纯探讨"立国"问题转向对中国建设之路的探索,其本质则由"立国"时如何更好地维护农业的地位,转向"建国"中如何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期间,吕瑞庭与米迪刚(米迪刚系直隶省定县翟城村人,与其父米春明等人在翟城村推行的"村治"被认为是民国乡村自治的先河)的"立国"论不仅标志着这一转折的开始,而且构成20世纪前期探索中国建设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研究二人的"立国"论,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6.
世界本来就是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愿意,就可以看到一切。假如你在某个星球上发现了一滴水,你并不需要看到这个星球的全部才能得出答案。你完全可以通过这小小的一滴水,就能够推理出"这个星球存在一个浩瀚的海洋"这个事实来。  相似文献   
77.
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强大的对外传播体系,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具体体现,还关系到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对外传播的现状,以全球性的视野分析其优势和机遇、挑战与劣势,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79.
吕芳文先生所珍藏的徐桢立致王啸蘇书札、词作,为民国间学者切磋往还论学之真迹。徐桢立(1890-1952),民国时期湖南著名学者、书画家、词人,字庚甫,号绍周,又号馀习居士、树钧六子,曾得秦权,故其书室名曰“宝权室”。湖南长沙人。王竞(1882-1960),字啸蘇,以字行。湖南长沙人。年五十始游京师,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研究生毕业,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文章经吕芳文、周亚平二先生辑录、整理、注解,遵照徐黻本先生建议,以《馀习庵九嶷归棹诗札手迹》为题,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