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英语专业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和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课题。本文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英语写作中句法错误的主要类型,并探究了其受汉语影响的主要因素,目的在于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贺晓英 《海南教育》2011,(11):34-34
那天,监考。监考后,我顺手翻了翻那个班放在桌面上的《语文成功训练册》。最上面的几本,有老师用红笔写上的大大"?",旁边写着"补"字。但是,直到学期中间了,也没有看到孩子们补上,只有老师的红笔"?"。这可能是几个学困生,我想。  相似文献   
13.
一、叨叨唠唠……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班主任工作需要耐心下午备课,读萧红的作品《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30年代的作品,到了今天,依然那么清新。如果我还是孩子,我也很向往:"祖父浇菜,我抢过来,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相似文献   
14.
以往研究注重于后缀"子"的词源分析,从历时角度探讨其用法扩展及其语义演变过程,而对于后缀"子"定性问题的相关探讨尚存不足,加上汉语屈折形态变化不明显,区分后缀"子"和实词"子"仍是一大难题。文章尝试从语法化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其历时演变和共时变位的特点,对后缀"子"加以全新定性,并探究其语法渐变群在语音、语义及形态句法演变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以求为后缀"子"的识别提供一定的客观语言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情感设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问题设计的好坏体现了教师对教材驾驭和了解的程度 ,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 ,我在板书课题之后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同学们请看课题这六个字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 :五位八路军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血汗交织的脸上透着坚毅 ,他们昂首挺胸 ,眺望远方 ,迈着艰难而又坚定的步子向着悬崖的边缘走去 ,顿时 ,在那陡峭的狼牙山顶上 ,山谷中响起了这样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  相似文献   
16.
壮族情歌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极强思想性和极高艺术性的升华.文章以壮族情歌《恋爱歌》为例,从适应选择论视角探讨总结了壮族情歌英译的三条主要生态学途径,为壮族情歌译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