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失业职工和低收入人群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目的在于从这一人群中找出他们在锻炼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环境中制约他们锻炼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毽球是新兴的高校体育项目,学生往往存在技术不扎实,触球恐惧等心理。根据毽球基本技术的特点,综合相应资料及其它模拟训练法的成功之处。提出高校毽球“4+8Min”模拟训练法,并进行教学实验,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克服学生心理压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3.
无痛苦跑对改善大学生跑步恐惧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传统耐力跑教学导致的学生厌学情绪和恐惧心理,进行了无痛苦跑的教学实验。指出:极点和痛苦并无健康价值,无痛苦跑不是惧怕和回避痛苦,而是另一种积极面对。结果表明,学生对无痛苦跑支持率为69%,学生恐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4.
在深入研究《纲要》内容及精神的基础上,发现高校球类教学缺少可供参考的大纲;讨论了新模式教学大纲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通高校体育球类专项课教学大纲新模式,为新一轮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调查表明,高校体育差生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解决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对高校体育意义重大。转变差生与培养优秀生同样重复,同等光荣,但尚未得到教育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实验法,对体育差生的保障和关爱体系进行了分析、对体育保健课,体育课的评价标准,课外体育辅导三方面进行统筹研究,从而使教师个体的行为变为学校的集体行为,这是教育社会化和效益化的集中体现,也给体育差生的思想和行动带来了较大幅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46.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将这一理念更好地贯彻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就应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感兴趣的事物总是诱使人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  相似文献   
47.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探讨我国学生耐久力下降与跑步教育的关系。阐述了跑步对增强学生耐久力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的理由。研究认为,跑步的经济性和实效性被严重低估,忽视跑步教育,是耐久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国情和多元体育的角度,论述了提高耐久力,跑步不是惟一,却是最佳。提出了重视跑步教育,应走出快乐体育和跑步教育竞技化的误区;体育课应增加跑步距离;提高耐力跑在成绩评价中的权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48.
杨静梅 《声屏世界》2012,(4):118-119,128
现实是,我们的"受众"正深陷在一个信息随处可得,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从碎片化的接收到碎片化的解读使得信息像泥沼一样桎梏住他们的感官和判断,但同时又像被砸碎的枷锁,释放出他们对于未知的无尽好奇、不停思考、不断表达的炽烈激情。结果是——我们的"受众"不再单纯,不再熟悉。今天,当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深刻改变着信息生产、传输、接受  相似文献   
49.
长期以来耐力跑以其枯燥、乏味、痛苦等特点,难以在各级学校中开展,针对耐力跑现状,提出用无痛苦跑的理论与实践解决这一难题的观点。对耐力跑过程中极端疲劳状态下的刻意坚持才能提高耐久力,才能提高意志品质。从锻炼的普及角度,对“痛苦”和“困难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0.
<正>痛苦,是一种最直接、最强烈的肉体或心灵反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无痛苦分娩法、无痛创伤或手术法、无痛苦死亡(安乐死)法等,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然而,长期以来,传统耐力跑教学以其枯燥、乏味、跑起来痛苦的特点,一直困扰着教育界和体育界,本文试图探讨用无痛苦的方法来解决耐力跑因极点痛苦难以普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