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既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真正作到根深叶茂,桃李满天下。为了目前的教育改革有所借鉴,我们愿意来探讨一下李四光教育思想的办学思想部分。并以此来纪念李四光教授逝世十五周年。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一派死气沉沉。教育的出路何在?现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石头城下、和平门外的小庄(晓庄),为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生活教育实验。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动因中国的教育因其陈陈相因,在教育理论上毫无生气。教育与生活,教与学与做被生硬地割裂开来。教师在学校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在教室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认为,这种沉闷的教育空气的酿成,主要是教育理论上缺乏革新精神,没有新的理论贡献出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及整合的理念与途径作出了初步探讨。结论:“制度课程”与“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根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和体育课程的创生;“体育课程教学”,即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教学事件,是促进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理念;理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促进体育课程论专家与体育教学论专家的平等对话、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是推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昂利·庞加莱(Poineare′,Jules-Henri,1854-1912)是19世纪后1/4和本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对于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罗素认为,本世纪初法兰西最伟大的人物是昂利·庞加莱。“当我最近在盖—吕萨街庞加莱的通常的休息处拜访他时,……我的舌头一下子失去了功能,直到我用了一些时间(可能有两、三分钟)仔细端详和承受了可谓他思想的外部形式的年轻面貌时,我才发现自己能够开始说话了。”这位“如此美貌,如此年轻”的孩子,竟然是那些洪水般涌来、预示了柯西的一个后继者的到来的论文作者。这是创办《美国数学杂志》的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特于1885年见到庞加莱的心情写照。阿达玛这位曾在函数论、  相似文献   
15.
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而高等师范教育担负着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的任务,它在整个社会系统和教育结构中更是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工作母机”的作用。因此“师范大学要办好”①,而且应把发展师范教育当做一项战略措施,摆在重要地位,予以优先发展和加强,才能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办高等师范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少争论。这些争论集中反映在要不要办独立的高等师范教育和办什么样的高等师范教育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的力量。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统治阶级都是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后,资产阶级更是着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资产阶级发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17.
新的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地向前发展,无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空前的,使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相形见绌。它必将给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深刻影响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面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敢于迎接这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进入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对同学们来说,学习和生活也到了异常紧张的时刻。作为一名长者,我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家开出一剂良药:平常心!平常心,很简单的字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要真能达到"平常心"的境界,却是一种修养。那么,应该如何放松和调节自己,不忧虑、不烦恼、不害怕,保持心情舒畅,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高考呢?  相似文献   
19.
本问题早有求法,这里谈的是不同的一个求法。大家知道,方程(dy)/(dt)=Ay 有形如y=e~(λt)c 的解,其中λ是纯量,c 是不为零的常数矢。从而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1917年留美归国后,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毕生开拓、创造,勤奋实验不辍,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一个又一个丰碑。他关于师范院校的附属学校是“教育学的实验室”的思想,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考察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实验几近浑然一体。他的教育思想的每一个飞跃,其内在的驱动力都来自教育实验。实验是创造发明之母,“此实验之精神,近世一切发明所由来也”。在他看来,实验是发明的利器,实验虽然不一定有所发明,但“发明必资乎实验”。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是如此,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理论的提出亦无不如此。教育要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教育实验。有实验精神,然后对于教育问题,才有彻底的解决;对于教育原理,才有充量的发现。陶行知认为,进行教育实验与否,是关系到教育理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