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三只小鸭     
2一4C 一一(54非45业{旦必塑业{二二!。。5 4 32二,纽{二二7厄10) 6怕下划 7一泊下钊1·1怕下划 ?.?-6么么旦卫{1叫呷呷,叫呷呷,叫呷刀甲, ﹄,,,呷 田.田且 ”F nU.鸭鸭鸭‘川1刁.月只只只一两三,一八j 一,下怕虾4︼.f2一甲叩叩{丝二54”一酬啊啊6 .676田.田‘田」田.田.m丫田.用丫m丫下怕虾敢害鱼不不捉一要相追想互你(原载《多来咪》总147期) 【提示与教学建议】 这首歌曲的旋律简洁、明朗,首尾四小节旋律相同,歌词生动有趣,适合孩子演唱。歌词通过三只小鸭子“呷呷呷”地叫着要下河时的不同表现,教育孩子要大胆勇敢。 教歌时可先把歌词…  相似文献   
22.
客人来了     
【提示和教学建议】这首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接待客人的情景。语言生动自然,节奏平稳舒展。后面两小节出现了切分符点,用以表现小主人向客人问好,向客人道别,显得亲切而热情。有两种教学方法可供选用:一是从歌词内容着手教唱、用情景表演将歌词内容展现出来,让孩子体验小主人礼貌待客的感情,然后学唱歌曲。这样,孩子既能较快地掌握歌词内容,又把握了歌曲的感情。二是  相似文献   
23.
要下雨了     
风大伯,呼呼叫: “快跑快跑,备下雨了。”小树苗,头摇摇: “下p巴下口巴!正好洗个澡。”/要下雨了@吴吴~~  相似文献   
24.
告诉妈妈     
这首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刻划了一只不讲礼貌、不讲卫生的小狗形象,从反面教育孩子不要学小狗,而要做个会接待客人、讲卫生的乖孩子。歌曲用第一人称,唱起来会使幼儿感到亲切自然,贴近他们的心态。教唱前,可先让孩子们对三拍子的节奏有所领会。学唱时,可用一只玩具小狗,也可由一个孩子扮演小狗,将歌曲内容表现出来。这时还应注意多从正面引导孩子,如:“客人来了,爸爸妈妈怎么接待?你能做些什么事呢?”“客人和你一起吃饭时,你该怎样?”“不讲礼貌、不讲卫生的小狗,你喜欢吗?为什么?”这样可促使孩子思考,从而领会到应该怎样做。歌曲中有不少休止符,要掌握时值,一拍、二拍要唱准,外部表情要明显,表现出“我”对小狗的不满。  相似文献   
25.
【提示和教学建议】歌曲描述了小乌鸦外出找食、喂养年老体弱的妈妈的情景,赞美了小乌鸦爱妈妈的感情。整首歌曲由节奏相同的乐句组成,歌唱时犹如叙事似的平稳、亲切。叙事性的歌曲,歌唱的速度可中等偏慢些,为了表达出小乌鸦爱妈妈的亲切感清,演唱时要连贯,音量要偏小些。如何正确地运用和控制呼吸是唱好这首歌曲的关键。我们可把让孩子理解和体会歌曲的内  相似文献   
26.
胡说歌     
[提示和教学建议]这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十分有趣。老师演唱以后,孩子们一定会哈哈大笑。这类歌曲能给人带来欢乐,娱乐性很强。可以在紧张的智力活动之后,让孩子们唱唱笑笑。在孩子们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改编歌词。如:“你把裤子套在头顶上吗?”“你把手套带在脚趾上吗?”“你用鼻子来唱歌吗?”“你用拖把来刷牙吗?”等等。让孩子们也“胡说”一下,这样既可在反复练唱中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又可增强其学唱的兴趣。  相似文献   
27.
这是一首小调歌曲,旋律柔美,节奏稳妥,它描述了动物的动态和可爱的外形。长长的脖子和短短的尾巴对应起来,易记易学,同时唱出了动物的主要特征。歌曲后半部分由6一下跳到6,8度跳跃,它表现了孩子在参观动物园时的愉快兴奋心情。教唱时,先布置桌面教具——动物园(有白鹅、花鹿、熊猫、小兔等动物),用参观动物园的游戏形式引出歌曲,引导孩子观察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再来教唱。歌曲的衬词“妈妈呀,妈妈呀”可改成“哎呀呀,哎  相似文献   
28.
一、要求启发幼儿想象秋天小树叶离开树妈妈、春天小树叶又回到树妈妈身边的情景,在感受旋律、学唱歌曲的基础上,用动作去表现不同的情景。  相似文献   
29.
夏天来到了     
这首歌曲以“雷公公把鼓敲”“小知了树上叫”“小青蛙唱起歌”三个特征告诉孩子夏天已经到来。教歌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看看雷雨天气,听听知了和青蛙的叫声。教歌时让孩子先静听歌曲的三拍子旋律,再用对唱形式学歌,即老师唱前半句(如“雷公公”),孩子唱后半句(如“把鼓敲”),依次学唱下去。学会歌曲以后可让孩子根据音乐形象和这些声音的特点.为“雷声”、“叫声”配上音响。如雷声用大鼓的声音配,知了叫声让孩子模仿着叫,青蛙叫声可用圆舞板  相似文献   
30.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年龄越小,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就越大。音乐,以它特有的魅力吸行着孩子。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趣味与幼儿年龄特点之间的自然联系来进行音乐教学,帮助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窗户,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