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教育   5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2000年6月22日是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敦煌学研究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国内外敦煌学研究者七十余人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借此机会,我们课题组访问了几位与会学者,请他们谈一谈敦煌学研究对当代中国史学的影响、近20年来敦煌学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等问题.这三位学者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赵和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郝春文.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建设有中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张,强调不要照搬、照抄外国的理论,而要重视民族的史学遗产,要切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在他所主编的《中国通史·导论卷》中,他提出了诸多适合中国情况的理论创见,并尝试运用史学文献的资料阐述理论问题,这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先生,您是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曾经担任中国史学会的会长。您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的历史研究中,发表过很多具有影响的论著,包括与胡绳武先生一起完成的论著。您到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以后,又主编了《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在年过七旬以后,您又利用公余时间撰写了《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等著作,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撰写的《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这部著作的问世已有九十多年,它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它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不断进展反而显得更加增强。从新时期以来史学概论教材的不断重新撰写,可以明显地看出《史学要论》在其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先生,您是我国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从上世纪50年代您就开始发表史学研究的文章,至今已经半个世纪。您在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方面所做出的建树,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今天,想就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与您讨论一下。不过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我想请您谈一下您走人史学这个殿堂的背景,也就是说您是如何成为一个史学家的呢?  相似文献   
16.
马克垚先生1932年生,山西文水县人。195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历史学会理事、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名誉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1986-1992年)、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人文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主要著作有《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英国封建社会研究》、(Asian and European Feudalism:Thre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History》、《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主编)、《世界文明史》(主编)等以及重要论文数十篇。2005年初,邹兆辰教授对马克垚先生进行了网上访谈。  相似文献   
17.
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讨:陈先生您好!我觉得您的学术研究涉及的领域比较广,以史学史来说,不仅涉及先秦史学、汉代史学、乾嘉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个案研究和系统性研究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过我认为您  相似文献   
18.
品评历史人物,褒贬善恶是非,向来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古人把能否"立德"、"立功"、"立言"看成是选择与裁量人物的重要尺度。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史  相似文献   
19.
■张先生,我知道您是在我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以及世界古代史、世界文化史研究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学者。您不仅著述很多,而且培养的年轻学者也很多。您的著述在帮助青年一代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史学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很多大学的历史系学生都读过您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 :听您讲课 ,或听您平时谈话 ,我们感觉到您的知识结构是中外兼备的。那么 ,在建国初期 ,在您刚刚开始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之时 ,您为什么会选择当时基础比较薄弱的世界史呢 ?那时 ,您要是研究中国史不是更容易出成果吗 ?尤其是世界现当代史 ,就当时的条件来说 ,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多难处 ,您又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学科呢 ?您觉得您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 :当时我是怎么样走上世界史教学研究之路呢 ?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工作的分配 ,一个是自己的兴趣。我是 1 949年分配到育英中学 (现在是 2 5中 )作政治教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